一年新发超80万,结核病患者离“零负担”有多远
发布时间:2022-03-24 08:00:56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张尼  点击:1924次

中新财经3月24日电(记者张尼)3月24日,是世界防治结核病日。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2021年全球结核病报告》,估算2020年全球新发结核病患者987万,150万人死于结核病。

在中国,虽然结核病发病率的控制成效明显,但如何为基数庞大的结核患者减负仍然面临诸多挑战。

一年新发超80万例!耐药后患者面临沉重经济负担

作为最古老的传染病之一,人类至今仍饱受结核病困扰。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2021年全球结核病报告》,结核病仍对全球的公共卫生造成严重威胁,估算2020年全球新发结核病患者987万,150万人死于结核病。我国新发肺结核人数为84.2万,仅次于印度居全球第二位。

同时,耐药问题近年来也一直受到公共卫生领域专家的高度关注。

据世界卫生组织在2019年的估算,我国新发利福平耐药结核病患者6.6万,排名全球第二。耐药就意味着治疗时间更长、治疗花费更高、治愈疾病更困难。

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主任张文宏早前接受记者采访时就曾表示,中国需要提高耐多药结核病治疗成功率。

武汉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毛宗福日前在北京大学社会化媒体中心举办的相关主题线上研讨会上就对记者分析,从宏观上讲,造成我国结核病高负担有多方面原因,包括“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主要集中在人口基数大的发展中国家”“经费投入不平衡不充分突出”“缺乏有效疫苗以及创新研发动力不足”等等。

此外,基本医疗保险覆盖范围不足、大病医疗保险和医疗救助政策向结核病倾斜不对等也加重了患者的疾病负担。而患者自身年龄、用药情况、职业和家庭经济状况、是否能及时就诊、依从性、是否患有并发症等也会影响患者疾病的负担。

多地打“组合拳”减轻患者负担

事实上,我国在防控结核病方面一直在做大量的努力和投入。

毛宗福曾建议,统筹多项举措实现耐多药结核“零负担”。他介绍,目前国家对中西部结核病重点地区进行重点转移支付、扩大医保目录范围、实施药品谈判和集中带量采购等政策都进一步减轻了患者负担。

国家层面外,不少地方也探索出了各具特色的结核病防治路径。

例如,浙江由省财政出资,将结核病纳入城乡居民门诊规定病种范围;新疆实行肺结核患者门诊100%、住院90%报销,耐多药治疗费用纳入大病统筹和医疗救助的保障政策。

2021年,天津市加快推动了结核病分级诊疗和综合防治服务模式落实落地,推进了耐药结核病患者发现治疗等各项工作及时性和规范性。

贵州省医疗保障局近期也明确,从4月1日起,非耐药活动性结核病、利福平耐药结核病纳入慢特病门诊保障范围。

结核病“零负担”仍面临挑战

减负担不等于零负担,在业内专家看来,针对结核病患者尤其是耐药结核病患者经济负担重的问题,医保政策、社会保障政策仍有尚需完善之处,结核病防控仍面临不小挑战。

杜克大学医学院人口健康科学系Mary&James Semans医学与全球健康讲席教授汤胜蓝认为,虽然我国基本医疗覆盖非常高,但目前相关政策对结核病患者诊疗保障还有许多不足的地方。一是医保与医疗政策不协调,住院患者较高的起付线和结核病病人需住院治疗间存在悖论;二是结核病社会保障仍不健全。

南京医科大学卫生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陈家应认为,目前我国实施的“三位一体”结核病防治模式(以定点医院为主体实行结核病“防、治、管”一体),主要由结核病定点医院负责结核病的诊断、治疗和管理,而当前以医疗收入为主的医院经济补偿模式,在客观上会影响到他们主动预防疾病的积极性。因此,需要在结核病的治疗与防控中,发挥多方面的作用,尤其是医保在激励医院主动开展预防工作的积极性方面发挥作用。

面对结核病患者经济负担高难题,汤胜蓝建议要进一步推动多渠道筹资,以患者实际需求为中心,提升对患者的社会保障水平。精准扶贫项目中,对于丧失劳动力、因病致贫患者,利用财政及慈善资金予以及时救助;对于耐多药/广泛耐药患者,在了解患者实际困难的基础上,制定个体化的补助方案。

毛宗福也认为,不管是从社会还是从个人来讲,影响结核病负担的关键环节一是如何降低贫困人口的经济负担,使其能够治得起病;二是实施规范有质量的治疗,这是减负增效的关键环节。(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