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卫辉市蜘蛛窑村:长年不见月亮的村庄
发布时间:2021-01-29 11:30:28  来源:闲去记微信公众号  作者:admin  点击:6703次

蜘蛛窑不是窑洞,而是一个村庄的名字。以“蜘蛛”二字命名的村庄,估计在全国也不多见,故在此向大家推荐——

蜘蛛窑村在河南省卫辉市西北部的太行山区,属于卫辉市狮豹头乡,为河南省级传统村落。

1611919910512829.jpg

蜘蛛窑,村不大,却位于当地苍河的咽喉位置,立足山沟底部,背靠山坡,南临河道(如下图)可谓“一夫当关”。1996年,国际汽车拉力赛的赛车曾途经这里。由于南北两侧高山的遮挡,形成一道窄缝,致使村庄长年见不到月亮,即使太阳,尤其在冬季,也只有中午前后的一段时间才可见到,这样的地理特征成为了蜘蛛窑村的典型特色。

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由我撰写的《河南汲县有个长年不见月亮的村庄》一文,曾被《大千世界》杂志刊发,并被远在北极村漠河参军的一朋友读到,甚为感慨,特写来一封信,叙旧畅谈。

凡事有利有弊。蜘蛛窑村这样的地理特征,使该村成为了一处“天然冰箱”,当然了,冬季在这里居住,显得非常寒冷,夏季就非常惬意了,三伏天,晚上睡觉都必须盖被子,特别是后半夜,更是清冷。春秋天的气温自然、正常,就算你还没去过蜘蛛窑村,也可以想象这里的气候是什么样的!假如哪位有识之士能选择这里,前来投资避暑山庄,肯定是一处最佳的选择。相比那些建在平原的山庄,建在这里是否才是真正的山庄呢?只不过缺少了赏月的雅致。

1611919926326393.jpg

村庄不算太大,但历史悠久。村内有土地庙一座,始建于明代天启元年。村东有关帝庙,村西有明代隆庆年的猪肚窑寺。说到猪肚窑寺,当地明代碑刻显示,当时的村名叫猪肚窑村,到清代没找到什么记载,但到了民国年间,就出现了“蜘蛛窑村”的叫法。与此同时,当地的山,在明代或更早些时间叫“苍山”,《汲县志》的《山川》部分记载:“苍峪山,一名苍山,亦名青岩山,在西北四十里……”河道叫“苍河”。

图片

蜘蛛窑村现存总计90余座民居,大部分保存完整,建筑质量较好。民居全部为石木结构,民居集中连片,独门独院,个别也有二进院,主要有王、徐、冯三个姓氏。其中,在王家大门上至今存有民国二十二年杏月上旬所立“怀永图”三字的石质匾额,俗称“豆板”(音),规格为110厘米×34厘米。“怀永图”三字语出《尚书▪太甲上》,原文为“慎乃俭德,惟怀永图”。《大清高宗纯皇帝实录》:“亦惟永怀图易思艰,以为昭受凝承之本。”意思是说要重视节俭之德,怀有长远的谋划。另外,匾额上还有“卫辉府汲邑蜘蛛窑村”字样,时属卫辉府。这里所说的民国二十二年杏月上旬,即房屋和院落的建造年代为1933年。由此我们可想,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基不正是在乡村里吗?

1611919950792066.jpg

另一门楼匾额内容为“芝兰其室”,《孔子家语》:“芝兰生于深林,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以贫困而改节。”芝兰即芷兰,是两种香草,有言说:芳若芝兰;芝兰生深林,代表才质之美。比喻德行的高尚或友情、环境的美好。也是希望贤德之人,像芝和兰那样繁衍生息。由此,我们可足见主人的品行。

1611919969378303.jpg

非常遗憾的是,现在,村庄基本上属于一个空心村了。这是件无可奈何的事情,村民要奔向一个美好的未来,就要走出家门,背井离乡,到城里打工、创业,孩子要到城里接受更好的教育,留下的也就是那些留守老人了,正如有人所说:“白雪覆盖的村庄,只剩下几根拐杖支撑着!”走笔至此,心中顿觉丝丝悲凉。

“炊烟在新建的住房上飘荡……老人们举杯那个孩子们欢笑、小伙哟弹琴姑娘歌唱……”所有这些场景,估计短时间难以看到。

1611919984760629.jpg


原来,所谓的发展,不仅仅指向前推进的过程,也指衰退消亡的变化呀……

这些年来,原本以为自己去过了多个城市、读过了不少书本,其实我错了,大错特错。“诗书为贵”“麟笔书春”“多文为富”“作善降祥”等文字元素,全都是在乡村的匾额上发现的,这说明了什么呢?

1611920000128114.jpg


乡村,尤其是山村,并非是落后的象征,让我们以美学、史学、文学的眼光去看她,她可能原本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原乡,礼仪的发源地,传统伦理的根基……

现在,我们已经迈进一个全新的十年,乡村振兴的大幕已经开启,让我们给乡村一个深情的回眸吧!


图片


作者简介:李青春,七零年生,男,《新乡日报》摄影记者,竹书文化传媒中心总顾问,出版过《百年春秋张泗沟》等6本作品集,获得过5个国家级奖项。   

友情合作:中国大唐钧瓷文化苑


图片


图片

人报融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