斩断伸向企业的“黑手” 护航营商环境
发布时间:2020-06-28 16:51:00  来源:人民网  作者:杨晓冉  点击:323次

一、多地通报损害营商环境典型问题,聚焦企业感受

近日,多地开展优化营商环境专项监督,严肃查办涉及损害民营企业发展的问题,通报损害营商环境典型案例。5月15日,湖北省黄冈市黄州区纪委监委严肃处理了一起违规向民营企业借款问题,给予区商务局负责人刘某某政务警告处分;5月19日,山东省沂南县纪委通报了两起损害营商环境典型问题;5月20日,山东省德州市纪委监委通报三起损害营商典型问题。与此同时,各地纪委监委狠抓政策落实,铁纪优化营商环境。山东省莱西市纪委监委深入开展“为企业护航——纪委监委在行动”活动;吉林省吉林市出台《吉林市纪委监委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发展优化营商环境十条措施》,破解影响营商环境的痛点难点堵点;贵州省铜仁市石阡县纪检监察干部到企业走访,了解是否存在“推、拿、卡、要”等问题,助力企业复工复产。

营商环境,一直是网民关注的重要话题之一,网民希望在营造良好营商环境的过程中,政府职能部门抓细节重落实释放政策红利,为自己的家乡实现一流营商环境,促进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

二、伸向企业的“黑手”,各地露头就打

网络上一篇文章描述:营商环境就像生态系统,生态系统优良,则万物生长;生态系统恶劣,则草木凋零。地区之间的发展差距,表面上看是经济数字、企业数量和产品质量的差距,实则是营商环境的差距。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走向纵深,经济发展内生动力愈加充沛,营商环境也得到持续优化,各地纪委监委更是对伸向企业的“黑手”露头就打(见下表),确保在打造一流的营商环境上主动作为、高效作为、担当作为,以严的纪律和实的作风护航营商环境优化。

三、“营商环境”成为网络热词,势头向好明显

近些年,“营商环境”已经成为网络热词,正如有文章指出,我国经济的许多问题,在深层次上其实是营商环境问题。《小康》杂志社联合国家信息中心,并会同有关专家及机构进行的“2019中国信用小康指数”之“中国营商环境满意度大调查”结果显示,51.8%的受访者认为当地营商环境在近期有所改善,13.9%的受访者认为当地营商环境在近期有明显改善。而在2018年进行的同题调查中,认为当地营商环境在近期有所改善的受访者占比为36.5%,比2019年低了15.3个百分点;认为当地营商环境在近期有明显改善的受访者占比为4.7%,比2019年低了9.2个百分点。可见,公众普遍觉得营商环境的向好势头明显了。

四、“改善营商环境”上两会热搜,各地加大巡察优化服务

党中央对改善营商环境十分重视,在十九大报告以及十九大前后推进的一系列政策中,有多处都与营商环境有关。越来越多的地方政府谋求主动变身,加大专项巡察力度,把企业办事的痛点、堵点、难点作为工作的着力点,优化提升自身的服务水平。近几年,“改善营商环境”也频上各地两会热搜新闻。

“京版条例”和“沪版条例”。作为优化营商环境的“优等生”,北京、上海两个城市始终走在全国前列。近日,两个城市先后出台了各自的优化营商环境条例。3月27日,北京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通过了《北京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并于4月28日起施行。4月10日,上海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通过了《上海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并自当日起施行。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和复产复工的大背景下先后出台的“京版条例”和“沪版条例”,受到众多关注。如北京加快推进京津冀政务服务标准统一、资质互认、区域通办;上海推动建立统一的市场准入和监管规则。

“宁满意”工程和“一网通办”。南京市两会报告强调深入推进“宁满意”工程,“一网通办”事项较2019年翻两番,形成50个“一城通办”事项目录;追加出台《南京市优化营商环境政策新100条》并要求落实到位。

“点对点、实打实”,无事不扰“店小二”。全国两会期间,湖北省咸宁市市长表示要打造营商环境“升级版”,奋力推动经济重回“快车道”。在为企业纾困解难方面,当好有求必应、无事不扰“店小二”,形成优化营商环境“点对点、实打实”的良好局面。

打造“六最”推进立法,加快迈入第一方阵。山西省两会再次提出打造审批最少、流程最优、体制最顺、机制最活、效率最高、服务最好的“六最”营商环境,把企业做大做强做优;审议《山西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草案)》,并把它作为推动山西省营商环境加快迈入第一方阵的重要一步。

五、舆情点评

提及营商环境,很多人会想起中诚信集团创始人、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研究所联席所长毛振华2018年1月1日控诉在黑龙江亚布力“被欺负、被愚弄”发出的“怒吼”。黑龙江政府在48小时之内做出回应并提出处理意见,亚布力管委会相关负责人受到处分。随后,毛振华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感谢黑龙江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对这件事情的高度重视”,并称对投资黑龙江很有信心。这个事件,成为各地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的镜鉴。

有人把营商环境比作金子,并称比金子还宝贵。营造良好营商环境,离不开纪检监察部门的“护航”。各地纪检监察机关也在切实履行着党章和监察法赋予的职责,一是转变作风优化服务,在拉近政商“亲”距离上主动作为;二是狠抓监督治怠政,在营造政商“清”环境上高效作为;三是严肃纪律加重查处,在规范政商“廉”行为上担当作为。相关创新举措也得到了地方政府、企业经营者和网民好评。

今年全国两会,《民法典》成为讨论热点和社会关注焦点。按照《民法典》的精神,政府对于市场的干预,应当以是否触及公序良俗作为基本的判断标准,应当按照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权限和程序来进行,既为法治化营商环境奠定了坚实的法律基础,也为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强化职能职责、依规依纪依法开展监督、推动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提供了纪法保障。

(作者:人民网新媒体智库高级研究员 刘星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