邬达克的建筑静默百年 为何如今成了“网红”
发布时间:2021-12-07 06:27:42  来源:文汇报  作者:沈湫莎  点击:8249次

五集科普系列短片《阅读上海阅读邬达克》日前上架优酷、B站等视频网站。在专业讲解员的解说下,息焉堂、绿房子、白公馆、广学会大楼、武康大楼等五栋风格迥异的历史建筑逐一揭开神秘面纱,为成为网友读懂这些“网红打卡地”的入口。

微信截图_20211207143005(1).png

邬达克是谁?亚洲建筑师协会副主席、同济大学教授伍江是最早研究邬达克的学者之一。40多年前,他发表第一篇关于邬达克的论文时,知道这个名字的人恐怕不到10人。如今,邬达克的名字已家喻户晓。

事实上,邬达克的建筑一直在上海,为什么今天成了“网红”?这背后,是一批科普工作者不断对城市历史建筑的深度挖掘,借助互联网的放大效应,用年轻化的语言向公众传授如何“阅读”建筑。

深挖上海城市历史建筑资源,老建筑延续新故事

邬达克在上海29年间,为这座城市留下百余幢风格迥异的历史建筑,近70幢保留至今,成为今天上海城市面貌的重要组成。其中的代表作如国际饭店、武康大楼等,经岁月沉淀,已成为“上海符号”。

位于静安区铜仁路的“绿房子”是邬达克在上海完成的最后一件作品,因其建筑和围墙大量采用绿色面砖而得名。2014年的世界文化遗产日,修缮后的“绿房子”首次向上海市民开放,仅前两个小时就入场千余人,足见其受欢迎程度。

在邬达克的名字被大众所知之前,这些建筑并未被市民熟知。上海市科普教育发展基金会副理事长汪兰洁在“绿房子”对面工作了20多年,直到近年来“绿房子”名声大噪后,才第一次走进这里参观并大为震撼。“原来我身边就藏着这样一座建筑瑰宝。”她感慨地说。

上海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规划二所所长奚文沁在“绿房子”里工作了30余年,在她看来,邬达克建筑的走红并非偶然。“近百年的老房子,稍作修补就成了受人追捧的‘网红’建筑,在里面生活工作都很便捷,可见邬达克的设计超越了时代局限性。”她说。

这栋远望如邮轮般的建筑究竟“妙”在何处?奚文沁介绍说,在空间的有效利用上,邬达克几乎挖空心思,每处空间安排都像机器齿轮一样环环相扣,与城市空间相得益彰。层层后退的大露台与周边建筑和城市空间互相观望,这个转角也一直铭刻在城市公众的生活记忆里。

建筑科普“带红”邬达克,百年老建筑焕发新生命

邬达克建筑重新走红的背后,建筑科普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上海邬达克文化发展中心主任刘素华坦言,来上海前,自己根本不知道邬达克是谁。2011年至2013年,她和团队在修缮位于番禺路129号的邬达克旧居时,觉得这是一栋“有故事”的建筑。于是,修缮后的老洋楼以邬达克纪念馆的形式向市民免费开放,三楼则成了邬达克建筑科普的公众“会客厅”。

邬达克纪念馆开放初期,参观者以附近居住的老年人为主。为扩大影响力,刘素华又发起了面向年轻人的“探索邬达克”科普建筑项目,以3D摄影、动手课件、网络视频等艺术与科学相结合的形式,吸引更多人了解邬达克。

姚吉葳就是被这一项目吸引的大学生之一,在这里,他了解到了邬达克是如何绞尽脑汁在上海这片软土地上建起了被誉为“远东第一高楼”的国际饭店。而他之所以对这栋大楼情有独钟,是因为国际饭店附近是他母亲小时候生活的地方。“建筑科普是帮助市民了解城市的最好方式,也是帮助年轻一代记住历史、联系历史的有效方法。”他说。

慢慢地,想要听一场邬达克科普讲座需要“拼手速”,举行地也从邬达克纪念馆搬到了上海图书馆,进而转向不限人流的网络空间。作为上海城市建筑的名片,邬达克的影响力也随着这不断扩展的传播半径越来越大。

建筑科普语言转化门槛高,需要更多“同行者”

建筑科普,道阻且长。刘素华坦言,目前建筑科普在科普领域不算主流,有时甚至觉得“这是一条孤独的路”。这一说法得到了上海科普教育发展基金会副理事长王智勇对此深有同感。他说,在科普项目评审中,一半以上都是健康科普,自带“流量”的建筑科普是一片尚待开发的“蓝海”。

建筑科普为何“人迹罕至”?刘素华认为,语言转化门槛高是原因之一。建筑是社会、艺术、科学、技术发展的结晶,想要讲好建筑的故事,既要懂得建筑本身的知识,又要挖掘其背后的人文历史元素,这对讲述者要求很高。

此次上线的“邬达克建筑阅读”系列短片,就是对上海城市历史建筑资源的一次深度挖掘。片中,由建筑科普专家和主持人担任导读,通过历史建筑的实地探究,穿插专家讲座和互动拍摄素材,引导公众“阅读上海、阅读邬达克”。

如今,邬达克已成为上海“建筑可阅读”的成功样本之一。刘素华说,当“阅读建筑”越来越成为上海的城市新风尚,坐拥丰富近现代历史建筑的上海需要更多“挖掘者”,为建筑和公众“搭桥”。

作者:沈湫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