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考古大会》12大考古遗址解锁千年历史密码
发布时间:2021-11-23 07:03:27  来源:文汇报  作者:王彦  点击:2869次

中华文明史的起点距今有多远?信而有征的文明之源又深藏何地?前晚,国内首档考古空间探秘类文化节目《中国考古大会》播出首期。当观众跟随专家学者沉浸式“走完”良渚古城的考古历程,浙江杭州良渚古城遗址“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重要意义,再一次“出圈”被认知。

2021年是中国现代考古学诞生100周年。在中央宣传部指导下,《中国考古大会》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国家文物局、中国社会科学院历时一年策划制作。节目创新性地运用空间探秘、专家解读、实景记录、全息影像等多种表现形式,从中国百万年人类史、一万年文化史、五千多年文明史的维度,聚焦浙江杭州良渚古城遗址、北京周口店遗址、河南安阳殷墟遗址、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陕西西安唐长安城遗址等12大考古遗址,呈现百年来考古工作对构建中华文明标识体系的重要作用,展示传播中华文明起源和发展的历史脉络、灿烂成就,以及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

在前晚央视综合频道与央视频的同步播出中,有一句网友的留言格外动人:“斗转星移,沧海桑田。昔日文明盛景,也许会变成你我身边毫不起眼的土堆。幸好有前赴后继的考古人,帮我们拨开历史尘埃,还原过往的真实瞬间,让我们通过考古学看到身之所往、心之所向。”《中国考古大会》便是如此解锁考古密码,引领我们在中华文明中看到心之所向。

以电视综艺形态抵达文物的“家”,更好地认知中华文明

今天的我们为什么需要考古?首期节目中,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副教授秦岭的话或能解开答案:“5000年前,世界上其实有很多地方,都不约而同萌发了人类最早的文明。考古工作者的责任就是去发掘和研究,为大家揭示各种文明的多样和精彩。”对于中国现代考古学的百年历史而言,几代考古人上穷碧落下黄泉,刨根问底探索和解答的人类三大终极命题,其实也是考古学的意义与价值: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

但长久以来,考古学与枯燥、艰涩相关联,也是事实。为了打破固有印象,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活起来”,《中国考古大会》在遵循“科学、准确、严谨”创作原则的基础上,从电视综艺属性和大众传播规律出发,结合考古工作自身的神秘气质和探索精神,首创考古空间探秘形式,以“发现发掘、整理阐释、保护传承”为主线,在抽丝剥茧问道真相的过程中,打造悬念丛生、高潮迭起的文化节目观赏体验。

以首期为例,节目邀请“考古推广人”通过空间探秘与任务解锁,联结良渚古城的考古场景、复现一个个重要的考古历史节点、营造身临其境的考古氛围体验。在权威考古专家的伴随式解读下,90分钟的时间里,观众跟随电视综艺抵达文物的“家”,了解“以玉事神、以玉为礼”的先民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领略依山而建、傍水而居的良渚生活图景,以及先民的衣食住行传统。甚至,大家还从良渚先民的大型水利工程中,找到中国重视基建的历史传承。正如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王明达的解读,“良渚古城和它的外围水利系统,实际上是我们研究中国早期文明的一个教科书式的样本,在世界文明史的研究上,也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

从中国现代考古百年历程中,汲取前行的精神力量

提及良渚,施昕更是一个绕不过去的名字。1936年11月,西湖博物馆的一名普通职员施昕更,在杂志上发表了一篇调查报告,引起了学术界的重视,由此拉开几代人、70年的良渚遗址考古大幕。

《中国考古大会》不仅把考古“现场”搬到电视舞台,还将考古人当成叙事的主角。前晚,施昕更孙女施时英的阐述,引出了这一期最让人动容的一段往事。就在施昕更撰写报告的58年后,1994年,施时英也进入了西湖博物馆从事考古工作。“我在博物馆资料室看到祖父写的这份报告,翻开它的卷首语,第一句话就是‘谨以此报告纪念我的故乡’。”在浓浓的故土情结之后,施昕更的卷首语中还有这样几句话:“我们上古的祖先,坚忍地开辟了这广漠的土地,创下了彪炳千秋的文化。我们今天追溯过去,应当如何兢兢业业地延续我们的生命与光荣文化。中国绝对不是其他民族可以征服的。历史明明告诉我们,正因为有渊源悠久、博大坚强的文化,所以我们生存在这艰巨伟大的时代,更要以最大的努力来保存我国固有的文化。不使毁损毫厘,方可使每一个人都有了一个坚定不移的信心。”在国家最为动荡的战争年代,一位青年考古人却书写下了实证5000年文明的序章。

2021年是中国现代考古学诞生100周年。100年前,渑池县仰韶村遗址的首次发掘,标志着中国现代考古学的诞生。一路走来,一代代考古人风餐露宿探求未知,青灯黄卷溯本源,他们用一把手铲叩问着文明沃土。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中国现代考古的百年历程中何尝不蕴藏着丰沛的精神力量,包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多元文化的包容、对和平富足的追求……这些主题延续千年、万年,指引着我们去寻找更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