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以丰富奇特的艺术想象,生动曲折的故事,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幽默诙谐的语言,构筑了一座独具特色的艺术宫殿。《西游记》的开篇就是写孙悟空大闹天宫,而孙悟空大闹天宫是《西游记》中最重要、最具特色的章节,是一个重要而不朽的故事情节,是一个不可磨灭的传奇故事,吴承恩通过丰富的想象和奇特的夸张笔法,铺展了一幅最活跃、最动人的热闹节目,展示了一个奇异怪诞、绚丽多彩的神魔世界。
吴承恩写《西游记》中的“大闹天宫”真的是凭自己天马行空的想象吗?天宫中的故事原型究竟来自哪里?吴承恩是根据什么原型来虚构“大闹天宫”的呢?我们有理由相信,作者应该吸收了广济(今武穴市)一尖山的八卦顶、放马场、蟠桃园、猴王出世石的故事传说和当地地形地物地名场景,由此想象脱化而来,再通过润色加工并进行不断丰富、充实、调整、融合、修改创作,写出了“大闹天宫”的精彩篇章。
海拔一千多米的湖北省武穴一尖山是有名的“一尖二尖、伸手摸天”的高山区,地处神秘莫测的北纬30度线上。这里奇峰异峦、奇峡异谷、奇洞异穴、奇云异雾、奇树异木、奇花异草、奇禽异兽,随处可见深涧、壑谷、奇峰、怪石、苍松、古木、活藤、仙药、瀑布、飞禽、走兽……从古到今,一尖山与《西游记》故事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里与《西游记》传说不绝于耳。《西游记》中的“天宫”神秘梦幻的仙境美景都能在一尖山找到,特别是孙悟空大闹天宫故事的由来也能在一尖山找到原型遗址及神话传说。
一、放马场——弼马温放养天马之地
武穴一尖山放马场位于蕲春、黄梅、武穴三县市交界之地,面积约10000平方米左右。它为何叫放马场呢?历史上有这样两个传说:
传说之一:当年汉武帝刘彻执政时,其叔父淮南王刘安在安徽六安发生叛乱。刘彻亲率大军坐镇浔阳(广济),屯兵于广济一尖山。汉武帝到了一尖山,惊叹:“危呼!壮哉!仙境兮!”他见此地巍然高耸,地势险要,易守难攻,中间还有一处开阔地,是操练兵马的好地方,就决定在这里扎寨驻兵,布兵列阵,指挥作战。六个月后,汉武帝班师回朝,赐封广济一尖山放马处为“放马场”。
传说之二:孙悟空大闹天宫,玉皇大帝很伤脑筋,打算给他封个官位,免得他再胡闹。在太白金星的劝说下,到天庭后被玉帝封为弼马温(传说在马厩中养猴子能有效地避马瘟)。开始悟空不懂什么官衔品级,心里美滋滋的,就高高兴兴地领命而去。悟空当上弼马温之后,一刻也没有懈怠,工作非常认真负责,哪怕很脏很累他都毫无怨言。
一日,孙悟空骑着马巡视天界,突然发现耸入云端的一尖山山青水秀、野草丰茂,泉水潺潺,真是一块放养天马的好地方。于是就把天马赶到这里。在放马场,他悉心照顾天马,天马吃住无忧,还时不时把天马带到小溪边刷刷毛、洗洗澡,让天马吃得好、睡得香,白天黑夜,细心地照看着上千匹天马。那一匹匹身高体壮、野性十足的天马被养得膘肥体健,驰骋在一尖山。有一天,悟空在一尖放马场和几个监事喝酒,当他得知弼马温只不过是一个芝麻大点的小官,未入流的没有品从的小官后,不觉火冒三丈,咬牙切齿,大怒:“这般污辱我,我去也!”于是拿出金箍棒,打出南天门,一个筋斗回到花果山,竖起造反大旗,号称“齐天大圣”。结果,留在一尖山放马场的天马处于无人管理的状态,饥一餐饱一顿,马瘦毛长,有的瘦得皮包骨,有的眼看就要饿死了。搞得天马极其不满,一哄而散,趁机跑到人间各自寻找水草丰美的山头定居,从此天马就散落在人间各地。于是,人们就把天马定居的地方称为“放马场”。这就是全国各地有许多“放马场”或“天马山”地名的原因。
二、八卦顶——悟空炼出火眼金睛之处
神工鬼斧的八卦顶坐落在武穴一尖山顶峰,与天相接,惟余莽莽。山顶中心石头呈现着八卦的形状,八卦顶内径6米,周围是天然生成的16块米筛大的活石,形成天然八卦,郁郁葱葱的绿草覆盖八卦顶中间。山顶上自然分布着“乾、坤、震、巽、坎、离、艮、兑”八卦图形的位臵,八卦顶四周丛山峻岭,分别定位于“天、地、雷、风、水、火、山、泽”八个卦位,使得一尖山富有神秘色彩。
说起八卦顶的来历,还有一段神奇传说。相传很久以前,玉皇大帝和天上神仙虽然拥有不老不死之身,却要受制于天道的轮回。他们最大的弱点就是害怕天劫。所谓天劫就是雷、火、风这三灾。如果渡劫成功,可以更上一层楼,而一旦失败,就会面临灰飞烟灭的险境。玉帝虽然苦历过一千七百五十劫,每劫该十二万九千六百年,但每隔五百年就要经历一次天劫。玉皇大帝听说九转仙丹能帮自己和天上神仙渡过天劫,躲避天灾,特请身在三十三重天上的(玉帝自己只在九重天上)太上老君来天庭帮助炼仙丹和铸造兵器。太上老君吩咐神仙千里眼选一块炼丹之地。
千里眼即开南天门,两只金眼一眨,两道金光一扫,只见广济一尖山高耸入云,巍然屹立,重峦叠障,古木参天,云遮雾罩,云蒸霞蔚,祥云瑞气笼罩在氤氲的山顶之中,真如仙家灵境,且山顶石头分布如太极八卦。千里眼把看到的报告给太上老君,老君道:“正合我意。”说罢,他按下云头,就地打坐,说:“打坐一尖,伸手摸天,地上是神,天上是仙。”从此,太上老君坐镇山顶,架起八卦丹炉,聚精会神为玉帝炼制丹药和铸造兵器。据说定海神针(孙悟空的金箍棒)、九齿钉耙(猪八戒的兵器)、金刚镯、紫金红葫芦、羊脂玉净瓶、幌金绳、芭蕉扇、七星剑等多种法宝都是太上老君在一尖山八卦顶锻造的。
话说孙悟空偷吃蟠桃,偷喝仙酒,盗吃仙丹,搅乱蟠桃大会,结果被捉住五花大绑,天神用刀砍斧剁,雷劈火烧,却毫发无伤。太上老君提议说:“那猴吃了我的全部仙丹,我要将它放入一尖山八卦炉中,炼出我的丹来,他身子自然也被烧成灰烬。”玉帝即令老君将悟空推入八卦炉熏烧。经过七七四十九天,老君开炉取丹,悟空听到响声,猛睁开眼睛,纵身跳出炼丹炉,慌得那些炉工及老君赶忙去扯,都被大圣放倒,并一脚蹬倒了炼丹炉。八卦炉顺着山势滚落山涧,不见踪影。以至今日武穴一尖山山顶只现八卦图,不见炼丹炉,这是后话。经过这么一炼,悟空不仅没有化成灰,却炼成了火眼金睛、铜头铁臂、金刚身躯。他当即挥舞起金箍棒,来了个大闹天宫。
印证《西游记》第七回:那老君到兜率宫,将大圣解去绳索,放了穿琵琶骨之器,推入八卦炉中,命看炉的道人,架火的童子,将火煽起锻炼。原来那炉是乾、坎、艮、震、巽、离、坤、兑八卦。他即将身钻在“巽宫”位下。巽乃风也,有风则无火。只是风搅得烟来,把一双眼熏红了,弄做个老害眼病,故唤作“火眼金睛”。
初唐时期,唐太宗李世民把一尖山顶钦定封为“八卦顶”。从此,“天生八卦在一尖”就流传开来。唐朝皇帝李隆基登上“八卦顶”朝拜太上老君后,返回朝庭途中经过永宁县,发现一尖山下周围佛教盛行,寺庙林立,“一村六庙堂、一里一寺庙、二里一庵堂”的景观。回朝又逢他登基三十周年,感叹道:“广施佛法、济度众生”。遂改“永宁县”为“广济县”。
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期,印度总统尼赫鲁访华,就点明要拜访“一尖八卦顶”等地,因当时交通不便未能成行。
三、桃树岭——古时的蟠桃园
武穴市桃树岭村是一座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古村落,有着丰富的文化遗产和历史渊源。位于武穴市一尖山附近,既是山岭之名,又是村名。据说在唐朝,村里种植的桃树非常茂盛,虽然经历了很多朝代的变迁,但是它的历史及美妙的传说却一直保留至今。这里青山绿水、鸟语花香、美景迷人、钟灵毓秀的旖旎风光,无不令人心驰神往。当地民间流传着一个美丽的传说。
话说孙悟空被天庭封了齐天大圣后,在天上日子过得很滋润,早晚都有专人服侍,三餐山珍海味,晚上安睡无忧,过着逍遥自在的日子。这天,王母娘娘要在瑶池举行蟠桃大会,邀请天上的诸神和仙人前来共享,惟独没有邀请悟空。孙悟空从七仙女口中得知王母设“蟠桃盛会”,却没有他的份儿,他这才意识到自己仍然受到神仙世界的歧视、排斥和欺骗,于是他直奔瑶池,痛饮玉液琼浆,吃尽海味山珍,喝得醉醺醺的悟空误入兜率宫,把挂在炼丹炉旁五个葫芦里的金丹吃了个一干二净。悟空心知闯下大祸,于是悄悄出了南天门,一个筋斗翻回到花果山。
仙桃被孙悟空偷吃,七仙女赶忙向王母娘娘禀报,王母知晓后,瞬间大怒,让七仙女引路去看蟠桃园,到了蟠桃园,只见;树叶枯萎,枝折花落,遍地都是枯黄的落叶,有的躺在地上,有的在飞舞、飘扬……整个园内一片荒凉、萧瑟的景象,一棵棵桃树也失去了灵气。看到这一幕,王母娘娘气急败坏,顿足捶胸,脸色发白,嘴唇哆嗦,身体颤抖,四脚麻木,僵硬无法动弹,瑟瑟发抖的纤纤玉手不停地抓着衣服,像是要把衣服撕碎,心凉了半截,大骂道:“该死的妖猴,无法无天,等天兵天将捉拿归案后,必将碎尸万段。”说归说,骂归骂,王母心里想:每年一次蟠桃会必不可少仙桃啊!这事非同小可,今年蟠桃大会被妖猴作乱搅了,但还要为今后每年三月三日的蟠桃会作准备啊!
一日,在灵霄殿,王母娘娘让太白金星带千里眼、顺风耳在三界内再选一块净土重建“蟠桃园”。太白金星按照王母的指示,与千里眼、顺风耳驾云四处寻找宝地。走在前面的顺风耳一摇一摆地张开蒲扇般大的耳朵,仔细聆听三界声音。因为他耳朵灵敏得很,就连十分细微的声音都能捕捉到。当来到广济桃树岭时,听见下面许多人在喊:“今年棵棵桃树枝繁叶茂,个个桃子又红又大,真馋人啊!”顺风耳将听到的声音告诉众人,千里眼也展开慧眼一扫说:“这里漫山遍野的桃树郁郁葱葱,一个个鲜红硕大的鲜桃挂满树梢,一派丰收景象。”太白金星让众神按下云头,化为凡人,走进桃林,便看见山山岭岭的桃树翠绿欲滴,一个个泛着红晕的桃子挂满枝头,空气中弥漫着馥郁桃香。漫步桃林,众神看到圆满饱满、香甜脆嫩、肉核分离、胭脂脆桃、香气扑鼻的桃子,非常诱人,一个个口水直流,顺手摘桃饱食一顿,不觉“桃”醉其中……
太白金星等返回天庭后,把看到的桃林美景告诉王母娘娘,并把带回的鲜桃献上,王母娘娘见桃果硕大如斗,色如火焰,表里透明,不禁口角流涎,甚是欣慰。尝后只觉通体舒泰,口齿留香,沁入心脾,回味无穷。连连夸赞:“妙哉妙哉,我们又有了蟠桃园。今后每年蟠桃会的桃子也有着落了。既然那地方山山岭岭都是桃树,此地就叫桃树岭吧!”众天神拍手叫好。
其实,人间哪有这么好的桃子呢,这是因为孙悟空在蟠桃园把吃下的蟠桃桃核丢落人间,桃核便落在了云烟缥缈的桃树岭山间,此桃核沾了仙气,不久生根发芽,抽枝展叶,并结出了色美香甜多汁的桃子,渐渐这个地方满山满岭都是桃树。
四、横岗山——天庭、地府的原型地
《西游记》里面描写三界内的天庭(灵霄宝殿)、地府(阴间阎罗)都能在武穴一尖山、横岗山找到原型遗迹。如天庭:在一尖山附近的横岗山顶建有“玉皇殿”“天宫祠”“千佛殿”“圣母殿”等,殿内金碧辉煌,祥云霭霭、彩雾纷纷,如蓬莱仙阁。传说就是玉皇大帝、王母娘娘和众仙的住地“天宫”。地府:横岗山脚下有“东岳庙”,庙里面呈现有“十八层地狱”的实物实景。有剜肉、石磨碾、下油锅、上刀山、炮烙、拔舌头等酷刑雕刻塑像。传说是《西游记》中的“唐太宗地府还魂”的原型地。
综上所述,《西游记》中大闹“天宫”的描述,应该是吴承恩在蕲州任荆府记善时,游历广济一尖山、横岗山、八卦顶、放马场、蟠桃园、猴王出世等地名场景和民间传说中得到启迪,从而才思奔放,纵横驰骋,想入非非,意到笔随,才创作出了惊天动地、气势磅礴“大闹天宫”的故事情节。(吴学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