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全国碳市场为何这么设计?
发布时间:2021-10-19 01:29:17  来源:中国环境报  作者:崔煜晨  点击:5172次

揭秘,全国碳市场为何这么设计?
选择符合国情的碳市场方案设计,分阶段建设全国碳市场,不断提高碳市场效能

res01_attpic_brief.jpg

图为浙江某地扇贝型屋顶光伏发电站。 人民图片网供图

◆本报记者 崔煜晨

“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以下简称全国碳市场)发展主要有三大方向,一是尽快扩大全国碳市场的行业覆盖范围,二是将全国碳市场总量设定与全国碳排放总量控制制度有机结合起来,三是开展碳市场与碳税两种政策工具的协同研究,积极发挥碳税的重要补充作用。”参与全国碳交易市场设计的清华大学能源环境经济研究所所长、教授张希良在全国工商联环境商会第十九期总裁论坛圆桌会议上表示。

今年7月16日,全国碳市场正式启动了第一个履约期。从2011年部署7个地方碳市场试点至今,我国碳市场建设经历了10年的探索历程。此次全国碳市场的建立背后有哪些设计要点和原则,未来发展方向是什么,工业碳排放进程如何?会上,专家进行了“揭秘”。

为什么选择碳市场手段?

考虑到预先设定一个合理有效的碳税比较困难、减排量不确定性等问题,现阶段采用碳市场政策更加可行

碳定价机制包括碳排放权交易系统(ETS)和碳税,二者都有明确的碳价。目前国际上共有61个国家和地区采用或计划采用碳定价工具,其中31个采用碳交易、30个采用碳税。我国为什么选择碳市场手段?

张希良说,采用碳税政策,相当于政府给定碳价,市场决定减排量。而在碳市场政策下,政府可以设定碳减排量,市场决定碳价格。在理想的完全市场条件下,碳税应该与碳市场价格有统一的效果,但考虑到政府预先设定一个合理有效的碳税比较困难、减排量不确定性等问题,现阶段采用碳市场政策更加可行,未来将探索碳市场与碳税结合,积极发挥碳税的重要补充作用。

他认为,全国碳市场的建立意义重大。一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政策手段,以最低的社会成本控制碳排放总量,为经济和行业转型升级提供有效激励,促进经济增长新动能的形成,同时促进可再生能源和核能的开发利用。

二是节能减排政策重要创新。从“行政措施+财政补贴”转到基于市场的政策手段,测量、报告和核查制度(MRV)和有效的违约经济惩罚还将助力能效标准落地。

“目前世界上尚没有一个发展中国家建立了成熟稳定的碳市场。尽管目前只有一个发电行业参加交易,中国的碳市场已经是全球规模最大的碳市场,将为广大发展中国家碳市场建设和区域碳市场连接提供借鉴,引领未来全球碳市场发展。”张希良表示。

为何选择基于强度的碳市场?

将分阶段完善全国碳市场的设计,配额以免费分配为主,同时探索有偿分配方法

“有效的碳市场应具备碳价水平合理、减排激励有效、市场参与度和活跃度高、市场秩序良好、碳泄漏风险较小、对企业和行业竞争力影响小等特征。”张希良认为。

相对于欧盟和美国采用基于总量的碳市场,我国碳市场设计时做了整体考量,选择基于强度的碳市场。目前全国碳市场采用的配额分配方法主要是基于碳排放强度和产品实际产量的免费配额分配方法。这样的分配方法下,企业获得的配额取决于企业履约期的实际产出量和国家设定的行业碳排放基准值,配额量可以根据经济环境调整,避免过紧或过松。

张希良透露,目前我国也在探索有偿分配方法,将分阶段完善全国碳市场的设计,把全国碳市场总量设定与全国碳排放总量控制制度有机结合起来,不断提高行业碳排放基准的严格性,尽快引入配额有偿竞买,并引入第三方投资主体,提高碳市场的参与度和流动性。

他说,我国碳市场设计时主要是立足于我国经济发展阶段、减排承诺、排放结构、市场化条件等国情,统筹近期与长远、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坚持碳市场建设与宏观经济政策一致,统筹全国碳市场与电力市场化改革进程间的关系,以及与地方试点和国际碳市场发展的关系。

上述原则下,全国碳市场的设计覆盖范围包括8大行业20个主要子行业,排放类型为企业现场的直接二氧化碳排放和因为使用电热导致的间接排放。企业门槛为年1万吨标准煤(2.6万吨二氧化碳排放),企业数量约8000家,全国碳市场最终控制的碳排放总量可达约67亿吨。

碳减排为何注重发电和工业企业?

“十四五”高耗能行业有望纳入全国碳交易市场,工业绿色低碳转型将加快

“超出70%能源相关的碳排放来自能源和制造业等工业部门,超过70%的电力用在工业部门,约50%的煤用在发电供热部门。”张希良介绍,全国碳市场建设时充分考虑了我国国情,以电力行业为突破口,首批2162家发电行业的重点排放单位被纳入到全国碳市场中,开展履约和线上交易。

生态环境部已经连续多年组织开展了全国发电、石化、化工、建材、钢铁、有色、造纸、航空等高排放行业的数据核算、报送和核查工作。“‘十四五’期间,力争做到对八大高耗能行业的全覆盖,尽快增加水泥和电解铝两个行业上线运行。”张希良表示,未来碳减排责任将压实到电力和工业部门、发电和工业企业。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刘文强介绍,我国目前钢铁、水泥、电解铝等3个行业碳排放占工业碳排放一半左右,这些行业应尽快加快绿色低碳技术产业化,在2025年前后依次达峰。2030年前,我国工业要总体达峰,2035年前开启工业脱碳进程,全面建设现代化绿色低碳工业体系。

“工业领域碳排放总量控制迫在眉睫,应尽快开展低碳工艺、技术创新与产业化,加快氢基工业级制氢行业碳排放管理。同时,重点工业行业应开展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推广示范,工业产品碳足迹管理要加强。”他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