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第八次表态:“不造车”,只帮别人“弯道超车”
发布时间:2021-07-15 02:47:06  来源:天天汽车  作者:admin  点击:1596次

业界对“华为到底造不造车”的质疑已经屡见不鲜,华为也不厌其烦的否认辟谣。

第八次辟谣

2021年6月,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Marketing与销售服务部总裁迟林春在一个公开活动场合再次声明称,华为不造车。

这是华为第八次公开表态不造车。

但是在百度、小米、360等知名互联网企业先后高调宣布涉足汽车圈,华为频频牵手车企等一系列事件后。

更多的业内人士认为,掌握核心资源的华为是在欲擒故纵,静待时机成熟。

对华为而言,其ICT业务在欧洲市场有巨大的商业利益存在。

尤其是在把汽车产业作为支柱的德国市场,也是华为ICT业务最重要的市场,华为一旦亲自下场造车,就会和当地车企产生直接的竞争。

此外,造车这种跨业式、跨越式发展不仅要建立在雄厚的技术基础之上,还需要巨大的资本,有乐视、海马等跨行造车的失败案例在前,华为不得不谨慎。

“上车”野心不减

但看见“风口”岂有绕行的道理,华为也研发了很多和智能汽车相关的技术。

例如自动驾驶方案、激光雷达、座舱SoC、鸿蒙车载系统、七合一电驱系统、充电模组等,通过技术赋能、能源革命推动中国本土造车业的“弯道超车”,怎么看都更稳妥。

华为尽管不造车,但“上车”的野心却不小。

华为将自身定位为“Tier1”,表示要做增量部件供应商,要帮车企造好车。

2020年5月,华为联合一汽集团、长安汽车、东风集团、上汽集团、广汽集团、北汽集团、比亚迪、长城汽车、奇瑞控股、江淮汽车、南京依维柯、T3出行、宇通、赛力斯,首批18家车企正式发布成立“5G汽车生态圈”,以加速5G技术在汽车产业的商用进程。

2020年10月,华为发布HI品牌。

作为智能汽车增量部件供应商,华为以HuaweiInside创新模式与车企深度合作,打造智能汽车。

据了解,HI是华为此前发布的智能汽车解决方案的集成。包括1个全新的智能汽车数字化架构和5大智能系统,智能驾驶、智能座舱、智能电动、智能网联和智能车云服务,以及30多个智能化部件。

将这些业务集成为独立的品牌,意味着华为进一步确认了自身的Tier1定位。

如今,软件在汽车上的占比将越来越高已经成为市场的共识。

在华为的规划里,未来汽车的基础是计算机,车是计算机控制的外设。

灵魂or销量,不分对错

华为的野心被上汽所忌惮,身为华为“5G汽车生态圈”中的上汽集团,在6月底的股东大会上,其董事长陈虹在谈到与华为等第三方公司合作自动驾驶时,表示不能接受华为、百度等第三方公司提供的整体解决方案。

为此,陈虹还直截了当阐明:“要把灵魂掌握在自己手中。”

但也有赛力斯、极狐这样的品牌,在华为加持之后,从销量和关注度都得到了显著提升的成功例子。

其中,赛力斯之前在上市后销量惨淡,2020年的时候全年销量仅732辆。

但是在今年4月上海车展上,发布与华为合作打造的“赛力斯华为智选SF5”后,依靠华为的技术加持和影响力,订单量不到一个月内迅速破万。

所以,在上汽不合作宣言之后,广汽依然表示,采用华为全栈解决方案的SUV车型将在2023年底量产。

7月9日,广汽集团发布公告称,同意全资子公司广汽埃安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与华为(AH8车型)项目的实施,后续双方将联合开发首款中大型智能纯电SUV车型,并计划于2023年底量产。

7月12日,广汽再次宣布全资子公司广汽埃安与华为(AH8车型)项目的实施进展。

双方将基于广汽GEP3.0底盘平台、华为CCA(计算与通信架构)构建新一代智能汽车数字平台,搭载华为全栈智能汽车解决方案。

在广汽看来,与华为联合打造新的平台和产品,有助于广汽电动化目标的实现,也能在自动驾驶、电子电气核心技术领域实现中国品牌自主可控的有益探索。

不可否认,新能源汽车是被给予厚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而未来的新能源车,电池、芯片、车载系统、数据将是核心所在。

所以,在新造车势力浪潮下,越来越多的科技公司入局争锋,谁将是智能电动汽车市场的最终赢家,还有待观察。【iDailyc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