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数据说话,中外合作办学能否成为留学“替代品”?
发布时间:2020-07-20 13:48:00  来源:中国青年报  作者:杨晓冉  点击:242次

中外合作办学能否成为留学“替代品”

  中国教育在线发布本科阶段中外合作办学数据调查报告

 

  受新冠肺炎疫情等因素影响,一些原计划出国留学的同学转而开始关注中外合作办学这种“不出国门的留学”方式。中外合作办学到底能否像一些人期待的那样,成为留学的“替代品”呢?

  近日,中国教育在线发布本科阶段中外合作办学数据调查报告,聚焦“双一流”建设高校和9所独立法人合作办学机构,对本科阶段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办学项目在招生规模、合作院校、专业设置、收费情况、生源质量及就业情况等方面进行调查,分析发展情况及趋势。报告显示,中外合作办学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录取分数持续上升,教学质量大幅提升。

  据了解,中外合作办学是指中国教育机构与外国教育机构依法在中国境内合作举办以中国公民为主要招生对象的教育教学活动。从办学形式来看,中外合作办学有“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专业)”两种形式。“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是指经教育部批准的外国高校同中国高校在中国境内合作举办的以中国公民为主要招生对象的教育机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是指中外合作办学者不设立专门的教育机构,而是直接在某个大学的某一学科或某个专业直接开展合作。

  要探讨中外合作办学能否成为留学“替代品”,首先绕不开“教学质量”这个重要议题。

  报告显示,自1995年《中外合作办学暂行规定》发布以来,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实现“快速生长”。截至2019年年底,全国已有600余所高校举办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在137所“双一流”建设高校中,举办有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或项目的超过86%。“双一流”建设高校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及项目中,约20%的外方合作院校为QS世界大学排名前200名的高校。

  报告指出,近年来,中外合作办学发展进入“质量提升阶段”。同时,报告提到,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就业统计数据显著向好,就业率和就业质量持续提升,尤其在出国(境)升学方面具有突出优势,毕业生多数进入国(境)外一流高校深造。以北京某“双一流”建设高校中外合作办学机构2019年毕业生的情况为例,其继续选择合作院校硕士项目的学生比例为56.6%,申请其它国(境)外高校的学生比例为34%。

  同时,家长和学生在和留学作比较时,中外合作办学的学费也是最常见的考虑因素之一。

  报告显示,关于学费,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相对国内普通高校专业学习费用较高,是普通高校专业的数倍。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学费差异很大,不同的办学地区、不同的合作院校、不同的专业,学费各不相同。

  具体而言,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学费在1.5万元/年-10万元/年,大多数为2万元/年-4万元/年左右。报告解释,中外合作办学高收费有其原因。通常情况下,收费较低的合作办学项目,多半采用的是国外的教材,而教学仍以国内教师为主;收费较高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外方教师比重增加,更与国际教育接轨。

  报告指出,由于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或机构收费相对高昂,在招生的录取分数上,多数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录取分数线低于非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但差距在逐渐缩小。

  报告认为,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和机构(非独立法人)录取的生源质量在提升,这也说明考生和家长对中外合作办学质量的认可程度在提升。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张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