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既然存在就是合理的,有些专业可能暂时不那么热门,如“生化环材”等基础研究学科,但它们却是国家科技发展的基石,所以无论选择什么专业都需要我们不断去努力学习。
近日,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邓红兵的一篇《致广大考生和家长的一封信》被广泛关注,其中关于“天坑”专业的话题引发热议。
7月7日,科技日报记者在武汉走访了几位教育方面的专家,循着网友热议的焦点,三问“天坑”专业。
“坑”在哪里?
“天坑”专业一说源自网络,字面理解为像天一样大的坑,跳进去出不来。
“我一直坚持一个观点,没有差的专业,只有差的人。选择什么专业都需要我们不断去努力学习。”邓红兵在文章中为“天坑”专业辩驳。正因如此,他被部分网友指责。
邓红兵说,自己以前没有听过这个词,经学生“科普”才知道。按网络说法,“生化环材”即生物、化学、环境、材料等专业,学习难度大、实用性不强、就业没有优势和竞争力,薪资水平普遍较低,走科研路径又很难出成果,大家便称之为“天坑”专业。
可见,网友总结这些专业“坑”在不好学、难就业、赚钱少。
邓红兵直言,专业既然存在就是合理的,有些专业可能暂时不那么热门,但不能说是“坑”,网络舆论不应如此引导。“生化环材”等基础研究学科,是国家科技发展的基石。
对此,中国教育社会学专委会副理事长、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董泽芳认为,网络说法有点夸大其词,必须要为“天坑”专业正名。
“为邓红兵教授点赞。”董泽芳说,他十分赞同邓教授的观点,社会经济发展需要高等教育专业多样化,即使少数专业毕业生不怎么挣钱,但这些专业仍很有必要,不能被打入“冷宫”。
“坑”了谁?
就业和待遇,是家长为子女选专业的核心关注点。
邓红兵坦言,不同专业的平均薪酬差异客观存在,自己并没有否定家长们的选择。
在接受采访时,邓红兵说,写这篇文章主要想表达两个意思:一是对家长说,不要过多干预孩子,让他们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初心去选专业;二是对学生说,进了学校不管什么专业都要好好学,学得好,所谓的“天坑”也能变成“黄金坑”,学得不好,没有哪个专业可以轻松赚钱。
董泽芳表示,高等教育根据社会需要和学生兴趣,设置相关专业并把学生培养成才为社会作贡献,不存在“坑”学生、“坑”家长,更不会“坑”社会。
“虽然没有从事专业相关行业,但所学知识对我现在的工作帮助很大,不后悔。”化学专业毕业的王腾在机关单位做文秘,化学研究重数据、严谨客观,文字工作也是如此。
生物科学专业毕业的胡刚,一直在环保组织从事鸟类保护工作,在他看来,学有所用,自己的工作对社会也十分有益。
“坑”如何填平?
“去年指标290多个,只招了170多人,还有很多学生进来之后转专业了。”邓红兵说,与计算机、金融等热门专业相比,他所教的专业确实存在招生失衡状况。
邓红兵介绍,“生化环材”相关专业是国家急需又紧缺的专业。当前,部分考生和家长出于功利因素,主动选择这些专业的人并不多。
“大学专业招生冷热不均由来已久,这是高等教育与社会经济连接不够紧密的顽疾。”湖北省社会科学院一位社会学研究员直言。
“重经济轻基础的教育分流会导致学生、家长在选择专业时功利性过强、舍本逐末,不利于社会发展。”董泽芳说,合理的教育分流需要多个主体共同参与,宏观层面应由国家出台相应政策引导,中观层面学校、老师应科学对待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微观层面家长和学生应正确看待专业选择,努力学习。多方发力,引导青年学子树立正确的择业就业价值观。
“就业有高低之分,而无贵贱之分。”董泽芳说,为让教育更好地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国家职能部门应多管齐下,进一步优化不同行业的待遇差别,让青年人才在各行各业都能发光发热、有所成就。(记者吴纯新刘志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