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高考状元成为被炒作的“工具人”
发布时间:2021-06-24 03:44:09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作者:admin  点击:7487次

既不宜放任炒作,也无需刻意“无视”。

每年临近高考“放榜”,不少媒体、学校和商家就开始摩拳擦掌,等待捕捉有关高考状元的“学霸日常”。6月23日,教育部发出通知,进一步规范高考成绩发布和相关宣传工作,严禁相关媒体、培训机构、中学、个人炒作“高考状元”“高考升学率”“高分考生”“复读生”等信息。

多年来,对于炒作高考状元的规范仿佛成为一种“猫捉老鼠”的游戏:一边是教育主管部门的三令五申,另一边则是各方力量半遮半掩下的蠢蠢欲动。甚至在有的地方,本来为“落实”禁令而对高分考生进行“屏蔽”的政策,也被当地媒体视为噱头,对“屏蔽生”大加宣传,“换个说法”继续炒作。

铺天盖地的炒作行为之所以屡禁不止,除了追捧“状元”的社会心理外,恐怕更多的还是利益驱动使然。

事实上,此次教育部点名的各个主体,都可能会有参与炒作的内心“小算盘”:对媒体而言,“高考状元”“高分考生”等标签是足够吸引眼球的“流量担当”;中学发布有关升学率和高分考生的喜报,有助于吸引更多优质生源;培训机构策划“状元直播”“状元访谈”等活动,可以营造类似“你不送孩子来我这培训,我培训你孩子的竞争对手”的焦虑感,从而转化为自身的营销业绩;一些家长和学生在物质和心理因素作用下,也会“半推半就”地加入炒作,甚至热衷于打造并不真实的“凡尔赛”人设……

这种表面看来各方皆大欢喜的场景,却共同助长了“唯分数论”“一考定终身”倾向,激发了不必要的焦虑情绪,把教育引向浮躁化、功利化的歧途。

而且,在这些炒作中,不论高考状元们被捧得多高,都只是各方用来满足自身私利的“工具人”。当他们的备考经历被过度神话,为自己并未参与过的培训班背书,甚至连居住过的地方都被房地产商用于炒作,就完全背离了作为过来人分享真实学习经验、心得的本义,而是被裹挟和绑架了。教育部几度重申严禁炒作高考状元,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近些年,有关高考状元的争议往往存在两种典型态度:一种是过度炒作、一味捧杀,仿佛高考状元无所不能,他们的经验也值得被“复制-粘贴”;另一种则是将其简单贬抑为应试教育和唯分数论的产物,因而他们取得的好成绩也不值一提。

以上种种,其实都是先入为主地将高分考生标签化、工具化,而不是把每个学生当作真实的人来看待。事实上,真实地呈现考生备战高考的心路历程,是理解当代青少年的一个切片:一方面,即便高考中存在偶然因素,但一些高分考生心怀梦想、勤奋刻苦,最终如愿考入心仪大学的励志故事,本身具有振奋人心的力量,也值得被分享和传播。况且,在以往案例中,高考状元也并不等同于“只会考试”,不少人就培养了各类有趣的爱好特长。人为将高分考生和素质教育对立起来,并不符合现实。

而另一方面,即便是“学霸”“考神”,也会有属于他们的困惑和迷茫,比如是否要选择自己喜爱却冷门的专业等。将这些现实的疑虑呈现出来,继而引发有益的社会讨论,远比一味将高考状元捧为完美神话更有价值。

因此,对于高分考生,既不宜放任炒作,使其陷入过度功利化、商业化的洪流;也无需刻意“无视”,甚至简单贬低。回归理性,回归教育人本主义,对不同考生进行立体、全面、真实的呈现,才是值得被追求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