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江苏康缘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肖伟。受访者供图
“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养老需求正在从生存型向发展型转变,建设能够提供全方位养老服务供给、满足多层次养老需求的中国特色养老服务体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日益凸显。”近日,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江苏康缘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肖伟做客人民网《对话企业家》栏目时表示,应扶持机构养老服务模式的快速发展,提升我国养老服务能力,促进健康中国建设。
提供资金和财税支持 鼓励养老产业健康发展
据民政部最新数据显示,“十四五”期间,全国老年人口预计会突破3亿,我国将从轻度老龄化迈入中度老龄化。
我国老龄化程度加剧,市场需求巨大,但是养老服务供应严重不足。访谈中,肖伟表示,社会养老需求不断扩大,需要动员社会力量深度参与。目前国内虽然有一些企业已布局养老产业,但由于投入大、回报低,投资周期长,无可复制的成熟模式,极易挫伤企业积极性,不利于养老产业的良性健康发展。
他认为,应加大对养老产业的扶持力度,一是建议降低养老服务机构运营成本,可以从税收上给予优惠,对新建政府重点养老项目可以从土地增值税、房产税征收上予以优惠;二是对养老机构的建设及运营给予补贴;三是鼓励金融机构给以支持,提供低息、免息和中长期贷款,帮助机构建设与运营。
建设“医康养护”融合型机构 提升“养老获得感”
随着社会的发展,养老模式出现多元化,如居家养老、机构养老、社区养老、社区志愿者互助性养老等,丰富了我国养老产业的生态。肖伟认为,这些多元养老方式中,机构养老具有基础设施健全、服务内容专业、健康保障安全等优势,将会是我国未来养老体系的关键支撑及主流模式,帮助指引他们产业升级具有深远意义。
肖伟提出,养老机构应向“医康养护”融合的新型养老机构转型,提供集养生保健、医疗、康复、护理于一体的一站式养老服务。鼓励机构将中医药的“治未病”理念、养生技术、保健方法和康复治疗融入到养生养老服务实践中。支持将此类养老机构中设立的门诊部纳入当地医联体、康复中心纳入当地三级康复分级诊疗体系,优先将养老机构设立的门诊部、康复中心、护理院等纳入医保定点支付范围,彻底打通养老和医疗脱节的症结,让老人在养老机构足不出户就能享受便捷优质的医疗服务及医保待遇,提升养老获得感。
加快养老服务人才培养 保障“老有所安”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已达2.64亿。如何打通养老“最后一公里”,让“老有所安”?在肖伟看来,应加速对养老机构专业人才的培养,对养老人才培育培养进行顶层设计,拓宽养老护理人才的职业发展前景。
同时,他提出了四点建议:一是开展从业人员职业培训和资格认证,对已在职在岗人员开展定期技能培训与业务水平学习,对养老管理服务人才要进行职称评定,强化专业化、多元化培养;二是推动校企合作,促进养老机构与院校建立定向培养模式,对实施产教融合、开展养老管理服务人才专业化培养的机构予以适当的财政支持;三是为从业人员提供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加大对养老机构引进专业养老管理服务人才的补贴力度,以减少人员流失;四是鼓励执业医师依法到养老服务机构进行多点执业,加快养老机构人才资源的共享互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