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农村供暖引发的“要温饱”与“要环保”思考
发布时间:2021-01-13 11:14:10  来源:宏春观察微信公众号  作者:admin  点击:2477次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语出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意思是在朝廷里做高官就应当心系百姓;处在僻远的江湖间也不能忘记关注国家安危。


范仲淹的那一段话极为精彩,兹抄录于下: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范仲淹的话,成了永流传的经典!

就本人而言,在国家高端智库20多年,有实地调研、了解民意并向上级报送研究成果或政策建议的经历,也获得过领导批示,但并非自己有能耐,而是单位职能使然。

1610536307820495.png


现在虽然退休,还想发挥余热,闲下来写点文章(但不愿与有上升需求的专家抢报纸杂志上的版面资源)和微信公众号上的随笔,本质上是消磨时间。

写了这么一大段话,只是引出“要温饱”“要环保”这个话题,因为这个话题是环保界专家需要终身研究的话题,我也不能置于身外。

一、讨论“要温饱”与“要环保”的关系还是非常必要的

我前几年文章中用过一句通俗话是,我国解决了“有没有”问题,开始向“好不好”转型升级。后来,看到环保领域学者用由“要温饱”向“要环保”转型,觉得非常形象,在文章也用过。

我国已由全面小康社会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迈进了,主流观点认为要满足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的新诉求了,还要讨论“要温饱”问题吗?

本人认为有必要!理由有以下几点:

一是十九大报告提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里的不充分,主要是说,我国还存在部分地区、部分人群刚刚解决温饱问题,还要将发展放在重要位置,还要将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包括解决部分地区部分群众的温饱作为重要任务。

二是2020年我国的贫困县已经全部脱贫,这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标志、也是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起点。2020年出现的新冠疫情,难免对部分刚脱贫的群众带来影响。因为按经济学理论,收入水平较低的人群是受到外部影响最大的边际人群。

三是今年的中央农村经济工作会议明确:党中央决定,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完成后,对摆脱贫困的县,从脱贫之日起设立5年过渡期。也就是说,中央要用几年的时间夯实这些刚脱贫地区群众走向小康社会的基础,包括温饱问题。

总之,讨论“要温饱”与“要环保”的关系依然必要。

二、如何处理供暖(供热)中的“要温饱”与“要环保”的关系

供暖解决的群众温暖过冬问题,清洁供暖要求供暖带来的环境影响最小化问题。

入冬以来天气寒冷,关于供暖的文章多了起来。仅选其中的一篇为例。

最近,半月谈评论员赵阳发了一篇文章:“村干部冒着严寒强拆百姓取暖煤炉?事实真相考验基层治理智慧”,在指出《冒着严寒没收百姓煤炭,拆取暖炉子》的网帖描述与实际情况不符后,提出了农村清洁取暖面临的两难困境却是无法回避的事实:一方面,面对大气污染防治的严要求,地方政府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并进行财力补贴,推进煤改电、煤改气工程;另一方面,因取暖成本高,农村群众对清洁取暖项目接受度不高,一些村民开始悄悄燃煤取暖。

虽然赵阳评论员对清洁供暖情况的了解不一定比我们“清洁供热产业委员会”多,但反映的农村供暖面临的“两难困境”却是不能回避的问题。

由文章可以引申出两个问题:两年前就解决了散烧煤问题,为什么群众还要悄悄燃煤取暖,仅因为体感差、“用不起”吗?谁能说天然气供应得到了保障?

其次,村干部冒着严寒强拆百姓取暖煤炉,与事实不符,那么事实是什么,有没有发生过类似的事情?我们不得而知。

我们不谈文章涉及的山西某地,仅由供暖引申出来的“要温饱”与“要环保”关系做进一步讨论:

第一,“要环保”是以“要温饱”为前提的。如果没有“温饱”这个前提,生态环境很好,但群众吃不饱穿不暖,不是我们想要的。这是“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的提出背景,也是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四五”规划建议中提出的“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的道理之所在。

第二,“要温饱”与“要环保”是与发展阶段密切相关的,是发展与保护关系的另一种通俗表述。而关于发展与保护的关系,习近平总书记在2006年的《之江新语》中就做了精辟论述,用形象通俗的语言解释了发展与保护的三个阶段及其相互关系,难道我们的基层干部就没有学习,或者学习了很快就又忘了吗?

第三,“坚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是“十四五”规划建议的原文。习近平总书记更是强调“民心是最大的政治”。

回到前面的引文。

“习近平:居庙堂之高不忘江湖之远”,这是央广网2018年2月10日的文章标题。文章介绍了人民日报和中央电视台联合制作推出网络微视频《人民领袖》:上个世纪60年代末,乡亲们的生活十分困苦。他很期盼的一件事,就是让乡亲们饱餐一顿肉。他说,今后如果有条件有机会,我要从政,做一些为老百姓办好事的工作。他还说过,当县委书记一定要跑遍所有的村,当市委书记一定要跑遍所有的乡镇,当省委书记一定要跑遍所有的县市区。如果我们有了为人民服务的心,你居庙堂之高,你仍然不会忘江湖之远。

总书记不仅提出了要求,更是以身作则;中央文件要求我们有“看齐”意识,难道地方学习文件就这么不上心吗?

2.png


三、在供暖问题上能否实现“要温饱”与“要环保”的兼顾

本次随笔并不讨论中央的正确方针政策、法规标准等,在执行过程中为什么会出现这样那样的“走样”;只提出一些既能让群众“有温饱”也能“有环保”的设想。

随着社会发展和技术进步,原来的一些认识已经改变。最经典的是,原来认为“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现在认为通过统筹协调可以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的有机统一;又如原来认为“风马牛不相及”的事情,现在有了“羊毛出在猪身上牛买单”的说法。

中央提出了宜电则电、宜气则气、宜煤则煤的热源选择方向,本质上强调了热源选择的因地制宜。在农村天然气供应难以得到可靠保障的前提下,无论选择什么作为热源,依然要考虑污染物排放尽可能少、而且要将农民“经济可承受”作为重要考虑因素。

换句话说,作为地方,应当把解决农民的“温暖过冬”作为目标,把减少污染物和温室气体排放作为约束条件,结合当地资源禀赋、基础设施、群众的经济承受能力等情况,选择合适清洁供热方式。

从我们的调研看,秸秆可以作为农村供暖的重要原料,已有炉具也可以做到基本不排放烟尘。

我们的调研还发现,内蒙鑫泓庆公司研发的燃煤炉具可以做到不排放烟尘、热利用效率高,价格适中,用户反映好。类似的炉具在相关节能产品展览会也能见到。

1610536357945038.jpg


当然,无论是秸秆还是煤炭,虽然技术上基本解决了污染问题,但仍受到种种限制,尤其是一些人的“谈煤色变”,必须“去煤化”。

那么,我要弱弱地问一句:天然气供应不能保证、农民也“用不起”,不排放烟尘的燃煤炉具也不让用,只能让他们“穿上棉袄多盖被”代表“过上小康生活”了?

我们希望农村的清洁供暖能够做到安全(不能出现煤气中毒之类的事情)、清洁(不排放烟尘)、高效(热利用效率高),让农民既能“温暖过冬”、又不污染环境,还能在经济上可以承受。

如果有这样的炉具、有这样的供暖方式,何乐而不为呢。

人报融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