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收一部二手手机,共需几步?
发布时间:2024-04-01 19:42:35  来源:中国环境报  作者:admin  点击:1464次

  “真正让一部二手手机实现低碳环保,主要方式其实就是让它继续流转起来,延长它的使用寿命。”万物新生(爱回收)集团副总裁田牧在很多场合表达过这一观点。从事二手3C(计算机类、通信类和消费类电子产品)业务多年,他对相关政策文件的出台也十分敏锐。

  前不久,国务院印发《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其中重点提及推动二手电子产品交易规范化,制修订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规范等再生资源回收标准等内容。对于以二手3C产品交易为核心业务的企业而言,《方案》的出台无疑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较于《方案》纲领性的指导意义,企业在“感到对市场颇有信心”“感觉找准了方向”之余,更多的则是期待具体规范标准的落地实施,以及相关优惠或税收政策的出台。

  在日益受到关注的二手3C市场,一个回收平台如何发挥作用,它与消费者、手机厂商之间维持着怎样的关系?“以旧换新”所激活的商业价值,在未来如何带来更大的环境价值?

  打通官方回收渠道,是重要的以旧换新驱动力

  二手手机是在哪些因素的影响下,进入流通市场的?

  手机厂商“以旧换新”的吸引,消费者将闲置物品卖钱的想法,对电子产品循环利用的支持等等因素,都在其中发挥着或大或小的作用。

  由这些需求所催生的二手3C市场也在逐步壮大。不过,与手机保有量和报废量相比,当前我国手机回收率仍然较低。

  今年1月,中国循环经济协会公布了一组数据:近5年来,我国平均每年产生4亿部以上废旧手机。目前,我国手机废弃后主要有三大流向:一是被消费者闲置留存,二是通过摊贩等传统渠道进入回收环节,三是新型回收渠道回收。其中,闲置在家的占比一半以上,新型回收渠道占比最低,只有约10%能够进入专业的废旧手机回收平台和“以旧换新”新型回收渠道。

  是什么阻碍了更多人将闲置的手机拿出来交易?

  实际上,在二手交易平台出现之前,闲置的电子产品更多通过实体小店、流动商贩等渠道流通。对用户来说,这种方式有可能导致回收过程缺乏统一的质检与定价标准,信息不透明带来讨价还价耗时耗力。更严重的则是数据安全隐患和隐私泄露的风险。这些都可能造成用户缺乏对电子产品回收的信任,导致机主交易意愿低。

  如何解决这一难题?官方回收渠道的建立则起到了“共赢”的作用,对消费者而言意味着可信与保障。而对于手机厂商而言,“以旧换新”回收老机型一方面能降低用户的购机成本,另一方面也能激发用户购买新机的动力。

  “当智能手机进入‘存量市场’时,‘以旧换新’其实是重要的新机销售驱动力之一,通过二手交易平台‘换’下来的旧手机,则成为我们的一手货源。”田牧告诉记者。

  “优质货源并不愁卖。”田牧是在进入这个行业之后,才完全改变了一些看法,不仅如此,他还发现型号新成色好的产品销售速度非常快。

  提供规范化技术支持和售后服务,“争夺”市场占有率

  与消费者的闲置留存习惯以及与传统摊贩争夺二手电子产品,几乎是二手交易平台提高市场占有率的必经之路。换或不换,很大程度上是消费者的个人选择。在田牧看来,“平台能做的是吸引、促使消费者愿意以旧换新,并为以旧换新提供规范化技术支持和售后服务。”

  一直以来,传统的二手3C行业交易层级复杂,中间商众多,缺乏统一的行业标准,导致整个产业链冗长而低效。消费者在其中更显弱势,既不清楚产品如何定价,对于电子产品的专业问题也难了解。

  “其实二手电子产品的交易很依赖面对面的交流和沟通,这也是传统回收渠道能一直发挥作用的原因。”田牧说道:“当一位顾客拿着闲置手机来到门店时,有专业的工作人员讲解回收的规则,隐私清除技术,定价与划痕多少、深浅的关系等,会帮助顾客对手机的价值有更直观和科学的判断。”爱回收对线下门店的布局就是基于这一考虑,既能解决信任问题,也可发挥履约作用。

  什么样的电子产品具备较高的回收价值,并非一种主观感受,而是需要依据二手电子产品可用程度分级标准来做出判断。判断的前提还需要一整套质检、定级等工作流程,这离不开技术的支持。

  “我们做了一些自动化检测的研究投入,比如,对手机的外观质检和功能质检都可以通过机器完成。”田牧介绍:“具体而言,有基于计算机视觉、针对手机细微划痕自动检测的‘拍照盒子’系统,检测硬件产品功能的系统,以及不拆机即可拍照识别手机部件是否有更换和拆修的检测系统等,整条系统自动化率达90%,改变了过往依赖密集型人工质检操作导致的效率较低、成本较高的行业状态。”

  不难看出,规范的交易流程、明晰的交易记录和售后服务,降低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风险,对于提升消费者对二手电子产品交易的信任度都有着重要意义。

  个人数据清除并非技术难点,难在控制交易时间成本

  一直以来,隐私泄露和信息安全是制约废旧手机回收利用的痛点。相比于未知的风险,消费者宁愿将电子产品闲置在家。除此之外还有价格因素的影响,当价格不透明且并不具备吸引力时,承担隐私泄露的未知风险更显得不划算。

  目前,清除手机个人数据的主要方式包括恢复出厂设置和清除存储数据两种,根据手机系统不同,具体方式有所区别。在一些行业专家看来,隐私清除在技术上并不存在很大难点。但为何它仍是电子产品回收利用的痛点所在?

  “因为隐私清除实际需要消耗一定时间,这会影响到交易周期,增加时间成本。”在田牧看来:“对于体量不够大的公司和平台而言,为了实现效益的最大化,在最短的时间内交易可能是最大的诉求。”

  360同城帮创始人郑立群曾在采访中表达过同样的观点,“很多平台做隐私清除都是免费的,所以势必要节约技术成本,不能快速促进交易的事情,自然很多人不愿意花心思做。”

  目前,爱回收手机的隐私清除,主要是通过其自主研发的二手电子产品数据清除系统“爱清除”来实现。自主开发隐私清除系统也是很多相关平台的主要手段,而当平台和机构发展到一定规模,会更有能力和意愿解决这一问题。

  价格、隐私安全以及对待二手商品的观念转变,是影响消费者更愿意购买、使用、流转闲置电子产品的重要因素。对于行业发展而言,平台也亟需相关法规政策和优惠措施的支持。

  正如《方案》中所指出,要推动二手电子产品交易规范化,防范泄露及恶意恢复用户信息。制修订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规范等再生资源回收标准。出台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二手交易中信息清除方法国家标准,引导二手电子产品经销企业建立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和信息技术服务管理体系,研究制定二手电子产品可用程度分级标准等。

  当规范标准落实时,二手3C市场的未来会更有活力和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