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承德做强制度保障 紫塞明珠新绿浓
发布时间:2022-06-11 12:26:40  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admin  点击:9702次

  有“紫塞明珠”之称的承德地处河北东北部,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中被确定为京津冀水源涵养功能区和生态环境支撑区。为实现这一目标,承德强化人民代表大会的制度保障机制,重监督、促转化,为全市自然资源保值增值开辟了一条制度化道路。

  承德市人大会同有关部门,通过广泛调研,进行制度创新,探索出7个“率先”的生态建设一揽子监督管理制度:率先出台国有资产的管理监督制度并组织实施;率先实现县级建立国有资产报告制度全覆盖;率先在地级市中成立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委员会;率先开展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工作;率先在全省设区市启动地方生态环境立法工作;率先制定出台《承德市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办法》;率先启动跨区域碳排放权交易和生态补偿。

  有多少山水林田?有多少矿产资源?是否依法保护利用?市人民政府委托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要到市人大常委会会议上向全市人民晒出“明白账本”。目前这一做法已经成为承德市人大常委会的必备议程,这一议程的进行,是承德市人大行使生态环境监督职能的又一项成果。

  “自然资源资产是承德未来发展的关键,我们要把法律赋予人大的各项职权用活、用足、用到位,为全市国有自然资源资产护航。”承德市人大的曹佐金说,以前领导干部离任只算经济账,现在还要再多算一笔生态账。生态环境、资源保护、资源利用等群众关注的领域成为考核的重点,将领导干部的生态建设与经济建设责任捆到了一起。

  丰宁满族自治县是该市首批开展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试点地区之一。承德市审计部门分别于2015年7月至2017年6月对该县自然资源资产进行了审计,市人大常委会通过听取和审议市政府审计部门工作报告,发现该县未完成禁养区划定工作及凤山镇、大滩镇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集中处理设施项目建设,县政府与各下属区域及部门未签订草原保护建设责任状等问题,立即要求市政府安排审计部门督促整改并报告整改情况。通过严格的审计监督,该县主要领导明白了生态清账也是必须完成的重要任期目标,加大了生态环境建设的责任落实。截至目前,丰宁满族自治县不仅完成了各项污染源治理目标,植树造林更是大见成效,森林覆盖率已由过去的28%提高到58.13%。

  “加大荒山植树造林也是带动乡村振兴的一条有效途径。建议合理规划我市荒山,因地制宜制定确实可行的政策和发展目标,效仿河水治理,建立‘河长制’,加大投入和有效管理……”承德市人大代表荣英才关于因地制宜绿化荒山植树造林的建议一经提出就得到高度重视,承德市政府责成有关部门在全市健全了责任管理机制。截至目前,承德经济林总面积已经突破1000万亩,相当于全市农民人均拥有3亩以上经济林,年人均林果收益达4000元以上,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兼得。

  不仅需要改善生态环境,而且还需要发展生态经济。为推动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的现实转化,承德市人大常委会财经工委连续3年开展了全市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情况调研,监督各级人民政府相关部门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并由此实现资源换资金的生态变现。各级人大代表向政府提出了近百件意见和建议,如承德市人大代表王鹤松提出关于拓宽全市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的建议;河北省人大代表高立国提出关于协调推动完善滦河潮河横向生态补偿机制的建议。而各级政府也根据建议内容,组织相关部门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办法,并限期给予办结。

  通过聘请国家权威部门开展生态产品价值核算,承德确定了全市自然资源资产总值为19.4万亿元,促进了自然资源的量化管理;全市累计共争取到滦河、潮河横向生态补偿资金27.8亿元;去年年底,河北省第二批降碳产品生态价值交易活动上,承德塞罕坝生态开发集团有限公司代表御道口、狮子沟等国有林场分别与唐山燕山钢铁有限公司等5家企业完成了18.4万吨的森林固碳量交易,获得了819万元的售卖收益。

  让生态效益最大程度地转化为经济效益的实例,在承德比比皆是。这与当地人大依法履行监督职能,持续加大对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监督力度的行动密不可分。

  有了强大的制度支撑,承德生态环境建设力度不断加大,生态环境持续向好。“十三五”以来,承德累计完成营造林759万亩,修复草地155万亩,治理水土流失3682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从56.7%提高到60.03%,面积达3556万亩,占京津冀三省市总面积的32%,林草覆盖率更是高达71.5%。潮白河流域年均汇入密云水库2.87亿立方米,占入库水量的56.7%;滦河流域年均汇入潘家口水库18.58亿立方米,占入库水量的93.4%,年供应京津冀总水量达22亿立方米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