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 为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贡献中国方案
发布时间:2022-05-23 11:13:50  来源:中国环境报  作者:admin  点击:6858次

  生态环境部部长 黄润秋

  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是习近平总书记站在促进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高度,提出的破解当前人类发展面临困境、解决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的重大创新理念,充分体现了大国领袖的世界视野和天下情怀,充分彰显了我国作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的历史担当。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抓生态文明建设,统筹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各项工作,深度参与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为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推动人类可持续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

  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是推进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中国方案

  2021年10月,习近平主席在《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领导人峰会上发表主旨讲话,强调“国际社会要加强合作,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理念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契合,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推进全球生态文明建设注入了信心,为未来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指明了方向,为共同建设清洁美丽的世界擘画了蓝图。

  深刻阐释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关系。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大自然是包括人在内的一切生物的摇篮,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对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当人类友好保护自然时,自然的回报是慷慨的;当人类粗暴掠夺自然时,自然的惩罚是无情的。必须深怀对自然的敬畏之心,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探索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道路,将生物多样性保护理念融入生态文明建设全过程,加快形成绿色发展和生活方式,把人类活动限制在生态环境能够承受的限度内。

  深刻阐释了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良好的生态环境既是自然财富,也是经济财富。保护生态就是保护自然价值和增值自然资本,就是保护经济社会发展的潜力和后劲。生物多样性为人类提供了丰富多样的生产生活必需品、健康安全的生态环境和独特别致的景观文化。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发展经济、创造就业、群众增收、美丽乡村建设结合起来,让坚持生态优先、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有机结合、相得益彰。

  深刻阐释了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的基本路径。地球是人类的共同家园,面对生物多样性丧失等全球性挑战,各国是风雨同舟的命运共同体。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多次强调要“建设美丽地球家园”“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强调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全球命运与共、休戚相关。共同构建地球生命共同体,充分展现了中国推动生物多样性保护国际合作的决心和主张,对于提升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必须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坚持以多边主义为引领,积极参与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进程,不断增强在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和可持续发展领域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是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人类是一个整体,地球是一个家园。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为全球环境治理提供了一个具有高度开放性、包容性和实践性的理念,是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我们的衣、食、住、行及物质文化生活的诸多方面都与生物多样性密切相关。生物多样性为我们提供了食物、纤维、木材、药材和多种工业原料。全球有超过30亿人的生计依赖于海洋和沿海的生物多样性,超过16亿人依靠森林和非木材林产品谋生,70%的贫困人口通过农业、渔业、林业等活动维持生计。生物多样性还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它维护自然生态平衡,提供涵养水源、净化环境、保持水土、循环养分等多种调节服务,为人类提供优质的生态产品,能够抵抗并减少自然灾害的发生。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生物多样性使地球充满生机,是地球生命共同体的血脉和根基。

  生物多样性的客观形势依然严峻。当前,生物多样性丧失和生态系统退化给人类生存发展带来严峻挑战。第五版《全球生物多样性展望》指出,在“爱知目标”的收官之年,全球仅部分实现了20个纲要目标中的6个目标,大部分目标未能实现。2020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的评估结果显示,全球有41%的两栖类、26%的哺乳动物和14%的鸟类处于受威胁状态,全球生物多样性普遍受威胁的形势还在持续恶化。当前,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蔓延,已累计超过5亿人感染。大自然正不断警示我们,必须认真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切实维护全球生态与生物安全,国际社会应携手努力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的转型和变革。

  人类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命运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强调世界各国应坚持民族间和谐、国家间和谐的原则,认清“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连带效应,正确处理义利关系。中国杂交水稻已推广到几十个国家和地区,增产的粮食每年解决3500万人的吃饭问题,为全球粮食安全作出巨大贡献。亚马孙热带雨林遭到大面积砍伐,碳汇减弱,加速全球变暖,进一步增加了生物多样性丧失的风险。生态环境问题无国界,任何人、任何国家都无法独善其身。只有开展全球行动、全球应对、全球合作,坚持多边主义,坚持平等协商,遵守国际规则,凝聚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合力,才能实现共赢、多赢,实现共建美丽地球家园的目标。

  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的中国行动

  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指引下,我国加大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环境治理力度,推动生物多样性保护不断取得新成效,为应对全球生物多样性挑战、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作出了中国贡献。

  一是健全体制机制与政策制度。将生物多样性保护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从法律、制度和各项规划等多方面部署推动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持续加强生物多样性法制建设,近10年来,制修订森林法、野生动物保护法和生物安全法等20多部生物多样性相关法律法规,修订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名录,为拯救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维护生物多样性奠定基础。成立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国家委员会,统筹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将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构筑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作为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的重要内容。不断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宣传教育,政府加强引导、企业积极行动、公众广泛参与的行动体系基本形成。

  二是加强生物多样性就地与迁地保护。积极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正式设立5个国家公园,首个国家植物园揭牌成立。率先提出和实施生态保护红线制度,确定并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监管,在保护重要自然生态系统和生物资源以及物种栖息地方面发挥积极作用。截至目前,我国已建立自然保护地近万处,约占陆域国土面积的18%,提前达到17%的“爱知目标”。不断建立植物园、野生动物救护繁育基地以及种质资源库、基因库等,迁地保护体系日趋完善。近年来,东北虎、东北豹、亚洲象、朱鹮等物种数量明显增加,曾经野外消失的麋鹿总数已突破8000只,112种我国特有珍稀濒危野生植物实现野外回归。完善就地与迁地保护体系、创新性划定生态保护红线等中国实践,为全球保护濒危物种及其栖息地,恢复生态脆弱地区提供了宝贵经验。

  三是持续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保护修复与污染治理。印发《全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总体规划(2021—2035年)》,明确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推进全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的目标和主要任务。以提升生态系统的质量和稳定性为目标,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自然生态系统总体稳定向好。森林面积和森林蓄积量连续30年保持“双增长”;2000~2017年全球新增绿化面积中,中国贡献约25%,居世界首位。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为生物物种提供良好栖息环境,有效缓解生物多样性保护压力。推动生态保护与污染防治协同发力,对于维持生物多样性和大自然生命力,不断厚植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底色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四是促进生物多样性可持续利用。命名136个“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积极探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模式,促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不断创新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减贫“双赢”模式,推动生物多样性友好型绿色产业发展,构建高品质、多样化生态产品体系。各地充分发挥生物资源优势,积极发展中蜂养殖、中药材种植、特色农林产品等产业,促进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注重以自然承载力为基础,遵循自然规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倡导绿色低碳生活,协同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绿色发展,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格局。

  五是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近年来,我国在生物多样性保护国际合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已成为全球环境基金最大发展中国家捐资国,成立“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联盟,宣布率先出资15亿元人民币成立昆明生物多样性基金,与多个国家建立合作与对话机制。中俄跨境自然保护区内物种数量持续增长,野生东北虎在保护地间自由迁移;中老跨境保护区面积达20万公顷,有效保护了亚洲象等珍稀濒危物种及其栖息地。COP15第一阶段会议成功举办,尤其是会议达成《昆明宣言》,提振了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信心和决心,为推动达成兼具雄心与务实平衡的“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奠定了坚实基础。

  展望未来,我们将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坚持多边主义,继续发挥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引领作用,深度参与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持续推进绿色“一带一路”建设,筹备好COP15第二阶段会议,与国际社会一道共同构建公正合理、各尽所能的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体系,为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