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部举行11月例行新闻发布会
发布时间:2021-11-26 06:18:29  来源:中国环境报  作者:杜宣逸  点击:8315次

生态环境部举行11月例行新闻发布会
聚焦环境法规与标准制定实施、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和应对气候变化等相关情况

本报记者杜宣逸北京报道 11月25日,生态环境部举行11月例行新闻发布会。生态环境部法规与标准司司长别涛、副司长王开宇介绍环境法规与标准相关情况,综合司副司长田成川和应对气候变化司副司长陆新明分别介绍《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和《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六次缔约方大会(以下简称COP26)相关情况,并共同回答记者提问。生态环境部新闻发言人刘友宾主持发布会。

别涛表示,“十三五”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生态环境法律法规和标准建设取得显著进展,为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提供了有力法治保障。一是生态环境立法工作力度之大、成果之丰硕前所未有,生态环境各主要领域已基本实现有法可依。二是生态环境标准体系建设取得重大成效,现行国家生态环境标准总数达2202项。三是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工作全面开展,推动治理和修复了一批受损的生态环境。四是党内法规和规范性文件发挥了重要的引领作用,推动压实了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保的政治责任。五是依法治污有章可循,印发《关于深化生态环境领域依法行政 持续强化依法治污的指导意见》。下一步,生态环境部将按照“十四五”国家生态环保工作整体规划和部署,组织全国生态环保系统全面强化生态环保的法规与标准工作,为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提供有力的保障。

田成川介绍,中共中央、国务院11月2日印发《意见》,对加快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实现美丽中国建设目标具有重大意义。《意见》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对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作出了全面部署。一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生态环境保护实际成效取信于民,以良好的生态环境增进民生福祉。二是坚持以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为总抓手,聚焦减污降碳协同效应明显的重点行业和领域,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三是坚持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明确2025年和2035年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的主要目标,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由量变到质变。四是坚持以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为工作方针,落实最严格制度,提高污染治理的针对性、科学性、有效性。

陆新明表示,COP26是《巴黎协定》进入实施阶段后召开的首次缔约方大会,大会就《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其《京都议定书》《巴黎协定》落实和治理事项通过了50多项决议,其中1号决议《格拉斯哥气候协议》是大会的政治成果文件,强调了气候危机的紧迫性,以及各方应当在未来十年提高雄心、加速行动的重要性。大会完成了《巴黎协定》实施细则的谈判,这是本次大会取得的最主要也是最具标志性的成果。此外,大会就全球适应目标、损失损害、资金、技术、能力建设等议题取得积极进展。COP26的胜利闭幕开启了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新征程。中国将一如既往维护多边主义,推动多边进程,通过南南合作、共建绿色“一带一路”,大力支持发展中国家能源绿色低碳发展,将继续实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战略,坚定绿色低碳转型发展,落实好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

有记者问到“十四五”期间生态环境领域法律法规制定实施计划的有关问题,别涛表示,国家“十四五”规划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及相关立法工作,明确提出“制定实施生态保护补偿条例”“强化绿色发展的法律和政策保障”。生态环境部将加强重点领域立法,按计划推动黄河保护、噪声污染防治、海洋环境保护等重点领域法律法规的制修订,加快构建与美丽中国目标相适应的生态文明法律法规体系。大力推动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相关立法,确保重大改革举措于法有据、落地见效。配合立法机关积极开展环境法典编纂的研究论证,构建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后果严惩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体系,推动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完善严惩重罚制度,进一步完善生态环境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

针对“十四五”污染防治攻坚战与“十三五”相比的改变,田成川告诉记者,从“十三五”的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到“十四五”的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意味着污染防治攻坚战触及的矛盾和问题层次更深、领域更广,要求也更高。具体而言,在方法策略上,体现为四个“进一步”。一是进一步优化攻坚路径,突出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更加注重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二是进一步拓宽攻坚领域,部署实施重污染天气消除等8个标志性战役,强化应对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新污染物等更广泛领域的治理工作。三是进一步延伸攻坚范围,推动环境治理范围进一步向地级市以下行政层级和基层延伸扩展,将国家重大战略区域作为污染防治攻坚战主战场。四是进一步强化攻坚举措,综合运用行政、市场、法治、科技等多种手段。

陆新明在介绍COP26有关情况时表示,COP26大会期间,缔约方就近百项议题展开磋商、谈判,其中,缔约方对如何平衡减缓、适应、资金的雄心等存在较大的分歧,会议在加时近30个小时后闭幕。大会就《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其《京都议定书》《巴黎协定》落实和治理事项通过了50多项决议,中方为本次大会取得成果发挥了积极建设性的作用。中方认为,各方应全面准确理解《巴黎协定》,特别是其目标和原则,切实认识到在应对气候变化,特别是减排方面,不能要求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同时实现碳中和,不加区别地要求各方提高行动力度,既不公平也不可行。中国将一如既往地坚定支持多边主义,反对一切形式的单边主义,采取扎实行动,持续推进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

对记者关注的水产养殖业污染及标准政策制定工作,王开宇表示,我国是世界水产养殖的第一大国,水产养殖的污染排放量不容忽视。根据《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公报》,全国水产养殖业排放量与整个工业源排放量相近,总磷排放量已经达到了工业污染源的2倍。考虑到全国不同区域水产养殖存在显著差异,各地对于水环境质量的改善要求也都各不相同,生态环境部专门组织制定了《地方水产养殖业水污染物排放控制标准制订技术导则》,以指导和规范各地因地制宜出台地方排放控制相关标准,精准开展地方水产养殖业污染防治工作。导则近期将正式出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