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变暖为何还会连续出现冷冬?
发布时间:2021-11-22 02:17:02  来源:中国环境报  作者:尚玉  点击:3894次

本报独家专访中国气象局气候预测室首席专家郑志海
全球变暖为何还会连续出现冷冬?

◆本报见习记者尚玉

近日,雨雪、大风、降温天气再次“上线”,部分地区遭遇强降雪,人们内心对今冬的认知不断被刷新。有不少网友产生了疑惑:极端降温天气是不是和“双拉尼娜”有关?会不会有利于雾霾扩散?是不是意味着全球不再变暖?

为此,记者就相关问题采访了中国气象局气候预测室首席专家郑志海。

“冷冬”也有标准?

根据国家气候中心发布的消息,今年冬季会形成一次弱到中等强度的拉尼娜事件,鉴于2020-2021年秋冬季曾出现拉尼娜事件,2021年将是“双拉尼娜年”。

那么今冬会冷到什么程度呢?郑志海说,国家气候中心预计,今年冬季,东北、华北、内蒙古、黄淮、江淮、江汉、江南北部、西南地区东部、西北地区大部、新疆大部等地气温较常年同期偏低,其中辽宁、内蒙古中部、北京、天津、河北、山西、陕西北部、河南北部、山东、新疆北部等地偏低1-2摄氏度。全国其余地区气温接近常年同期到偏高,其中西藏大部、云南西部偏高1-2摄氏度。

郑志海认为,尽管冷空气活动频繁,势力偏强,尤其中东部地区气温总体以偏冷为主,降水总体呈现北多南少的态势,但这并不能成为“今冬是冷冬”的判定依据。

“‘偏冷’‘偏暖’只是相较于平均状况而言,而‘冷冬’‘暖冬’则不同,是有国家标准的。冷冬的标准是针对冬季3个月的平均气温而言,与气温偏低的程度和范围均有关系,并划分为单站冷冬、区域冷冬和全国冷冬3个等级。对区域性冷冬而言,当平均气温距平小于等于标准差的-0.43倍的站点所代表的面积超过该区域的50%以上时则为区域性冷冬。因此,今年是否为‘冷冬’需在冬季结束后,根据国家标准进行判定。”郑志海答道。

拉尼娜现象有利于雾霾扩散吗?

11月初,伴随首个寒潮而来的是大风降温,寒风虽然刺骨,但是空气很清新。11月18日,华北中南部、黄淮、江汉等地大气扩散条件较差,有轻至中度霾天气,局地有重度霾。但从11月21日起,随着较强冷空气的到来,中东部大部地区霾将减弱消散。

难道拉尼娜现象真的会有利于雾霾扩散?在谈到拉尼娜对雾霾的影响时,郑志海说:“冬季大气污染扩散气象条件接近最近五年平均情况,预计今年东亚冬季风总体略偏强,欧亚中高纬以经向环流为主,影响我国的西路冷空气会偏强且较为频繁,汾渭平原、京津冀及周边和长三角地区大气污染扩散气象条件总体接近近五年平均状况。”

“冷冬”意味着全球变暖速度放缓吗?

“不是全球变暖吗?怎么天气越来越冷了?”无数网友心中产生了疑惑。

郑志海表示,即便在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依然会出现拉尼娜现象。

全球变暖和拉尼娜现象是不同时间尺度的现象,全球变暖一般是指百年尺度表现出的特征,而拉尼娜现象一般是在年际尺度上表现的特征。例如ENSO(厄尔尼诺与南方涛动的合称)事件,发生于赤道东太平洋地区的风场和海面温度震荡,即在海洋上表现出的厄尔尼诺—拉尼娜的转换,厄尔尼诺和拉尼娜好似跷跷板的两端,高位象表现为偏暖的厄尔尼诺,低位象则呈现出偏冷的拉尼娜,这种自由震荡具有2-7年的准周期,是影响全球年际气候异常最显著的热带太平洋强信号。全球气候变暖对其特征变化也会有重要影响,包括其强度、分布形态、生命期、发生频率的变化等。

也就是说,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ENSO事件依然会发生。而ENSO事件的发生,并不意味着全球变暖的速度放缓。

部分研究表明,一方面,随着热带太平洋气候平均背景态的改变,ENSO事件的发生频率会增加,极端ENSO事件的频率会增多。但也有相反的结论,全球变暖会使ENSO的周期变长,发生频率变慢。另一方面,厄尔尼诺和拉尼娜事件类型和强度的变化也会导致其对气候的影响发生变化,这使得全球变暖背景下厄尔尼诺和拉尼娜事件的气候效应及其与其他气候现象之间的相互作用等都变得更加复杂,从而进一步增加了短期气候预测的难度。

如何应对极端天气?

提到极端天气,很多人仍然对2008年南方暴雪记忆犹新。那么今年会不会出现类似的自然灾害呢?

“据预测,今年我国南方的水汽条件不如2008年,发生大范围、持续性低温雨雪冰冻的可能性较小,但在西南地区东部和江南西部,可能出现阶段性的低温雨雪冰冻天气过程。”郑志海说。

从目前来看,2022年1-2月冷空气活动明显转强,我国中东部大部地区气温可能较常年同期偏低,发生阶段性极端强降温事件的可能性大,东北、华北、西北地区东部、新疆北部等地可能出现阶段性强降温、强降雪过程,东北地区可能出现大范围低温雨雪灾害。

郑志海提醒:“要高度关注极端强降温天气对能源保供的不利影响。北方供暖地区需抓紧做好天然气和燃煤等储备,采暖煤改电区域要做好迎接高峰用电的准备,另外需谨防电线积冰、道路结冰、基站覆冰对电力输送、燃煤运输、交通出行、通讯设施等造成不利影响。除此之外,北方地区注意提前做好防寒保暖物资储备和救灾准备工作,畜牧业生产需做好防寒保暖、防风加固工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