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出口高速增长 强劲势头有望延续
发布时间:2025-02-06 21:00:47  来源:证券日报  作者:admin  点击:1237次

伴随中国船舶制造业发展驶入“快车道”,越来越多国外船东将订单投向国内船企(即船舶制造业企业)。近日,福建省、江苏省、上海市等多地发布了2024年船舶出口数据,彰显强劲势头。

以福建省为例。据厦门海关统计,2024年,福建省船舶出口131.2亿元,同比增长57.9%,出口值创历史新高。

海南大学“一带一路”研究院院长梁海明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上述优异成绩受益于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国际贸易复苏带动全球航运需求上升,其中,海外市场对清洁能源的运输需求持续增长,拉动国内一些地方的高端船舶出口显著增长;政策红利不断释放,通关便利化措施、税收优惠政策等助力船企开拓国际市场;我国船企竞争力上升,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走深走实持续推进,均为地方船舶出口创造了更多机遇。

地方船舶制造业所具备的完整产业链和齐全配套体系也为出口提供了有力支撑。盘古智库(北京)信息咨询有限公司高级研究员余丰慧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当前,上海等地的船舶制造业拥有诸多优势,比如技术创新能力强、产业链完整、高素质人才聚集等。一些地方的产业集群效应十分明显,无论是原材料供应、零部件制造还是船舶总装,都能快速响应市场需求,提供优质产品与服务。

船舶制造业被称为“面向海洋的制造业”“现代工业之冠”,是海洋强国的重要支撑。我国高度重视船舶制造业的长远发展,近些年,通过修订完善多项船舶技术法规、制定行动纲要等举措,推动行业数字化、绿色化转型,抢占先机,助力行业加速“驶向”海外高端市场,成效显著。

1月16日,工业和信息化部披露数据显示,2024年1月份至12月份,全国造船完工量4818万载重吨,同比增长13.8%;新接订单量11305万载重吨,同比增长58.8%;截至去年12月底,手持订单量20872万载重吨,同比增长49.7%。1月份至12月份,我国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和手持订单量以载重吨计分别占全球总量的55.7%、74.1%和63.1%,以修正总吨计分别占50.3%、68.2%和55.4%。

1月13日,海关总署发布数据显示,2024年全年,我国出口船舶5804.0艘,同比增长25.1%;金额累计达3086.5亿元,同比增长58.7%。

船舶企业的盈利状况有所改善,相关上市公司的表现也格外引人注目。比如,1月25日,中国船舶工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在《2024年度业绩预告》中披露,经公司财务部门初步测算,公司预计2024年年度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在330000万元至400000万元之间,与上年同期相比,增加34260万元至104260万元之间,同比增加约11.58%至35.25%。

受访专家普遍表示,展望2025年,国内多地船舶出口的高速增长态势有望得以延续,全国船舶出口数量、金额亦有望在2024年基础上“更上一层楼”。船企的盈利空间有望进一步打开。

谈及今后的努力方向,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金砖国家暨G20研究中心主任徐飞彪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预计未来数年,全球航运业将继续保持高速发展态势,为我国船舶出口增长提供良好条件。与此同时,国内船舶制造业需要进一步完善研发体系,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增强国产零部件的商业化应用水平,进一步夯实船企在绿色船舶和特种船舶上的优势,强化国际交流与合作,推动我国从“造船大国”向“造船强国”大步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