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见与投机心理成为中英关系中的真正毒瘤
发布时间:2021-02-04 02:21:26  来源:中国网  作者:admin  点击:9499次

董一凡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欧洲所

自去年以来,英国不断单方面为中英关系制造麻烦,在疫情、科技、香港、人权等问题上屡屡侵犯中方正当利益和干涉中国内政。英方不仅不对中英关系的问题源头进行反思,反而将中国维护正当利益的举措视作报复和挑衅,进一步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近期,英国在中英关系中挑起一连串事端,先是宣布正式启动英国国民(海外)签证生效程序,而中国则坚决回击宣布对BNO签证不予承认,再是媒体报道英国政府内部拟借“知识产权窃取”问题限制中国学者入境英国,进一步让已经困境重重的中英关系面临增重前行的局面。

中英关系的急转直下与英国对华的偏见与错误认知不无关联,也是英国当前内外形势深刻复杂变化的突出映射。从根本上而言,英国炒作价值差异对立、炮制虚无缥缈的“中国威胁”话题,反映的都是英国部分政客出于傲慢与投机心理绑架整个国家的外交抉择。

首先,英国对于非西方世界崛起的扭曲心态是其对华强硬的根源。在推动世界变化向前的百年变局洪流中,最为重大的趋势性变化莫过于以中国为代表的非西方世界出现群体性崛起,从而对英国这一曾经的“日不落帝国”造成心态上的严重冲击。有中国学者曾指出,英国与其他西方国家一样不肯接受其相对实力衰落的事实,在西方主导世界乃至“殖民时代荣光”的迷思中不可自拔。这样的心态下,英国部分政客自然而然在“丑化滤镜”下扭曲了对中国形象的认知,将中国对于国际事务和国际秩序的合理诉求歪曲为“修正主义”,打着人权、价值的幌子在香港、新疆等问题上大放厥词,将中国渲染成“安全威胁”而洋洋自得。以上种种都说明,英国还没有学会基于平等和尊重来与一个东方大国和平共处。

其次,英国国内政治正在绑架中英关系走向。在过去四年中,英国国内最大政治议程是脱欧。以现任首相约翰逊为代表的硬脱欧派赢得了自己党内乃至全国的普遍性支持,成就了其在政治上的一时风头正劲。然而,随着英国在2020年底达成脱欧协议,这一政治议题的热度和吸睛度也随之消退,英国诸多政治人物一下子失去了身上的标签与热度,而急于寻找新的议程博得选民眼球。近期脱欧的最激进煽动者法拉奇在接受采访时宣称,英国应该像脱欧一样推动“脱中”,显示了一种借助中国议题延续政治生命的低劣心态。

对于约翰逊所领导的保守党而言,其部分议员特别是边缘位置的议员成为了对华鹰派的主力军,比如牵头成立中国研究小组的图根哈特和在国际上炮制反华议员联盟的伊恩·邓肯·史密斯。这些人在一定程度也通过西方意识形态的政治正确来侵蚀约翰逊及其政府的政策回旋空间。同时,英国目前在抗疫和经济上的表现处于西方国家中最糟糕的行列。上述两方面的失败加之后脱欧时代难以消化的经济社会冲击,将共同造成约翰逊政府在支持率方面的巨大压力,也进一步增强其打中国牌转移注意力的冒险倾向。

其三,英国在后脱欧时代陷入外交走向迷失。英国选择脱欧,很大部分原因是寄希望于摆脱对欧盟在经济、政治等方面的依赖,从而在国际舞台上拥抱更广阔的天地。这也是约翰逊做外交大臣时谋划的“全球英国”构想的集中体现。而从英国近年来的外交行动来看,其一方面期待依托英美“特殊关系”抬高自身战略价值,另一方面则希望通过高举举多边主义的大旗来彰显自身国际影响力,成为游走于各方力量之间的关键角色。然而,英国脱欧后并未从“欧盟的傀儡”变成真正的大国,而是逐渐向成为美国的“棋子”方向转变,其追随美国的倾向愈发明显。英国在拜登上台后更是急于将自己打造成“美国在欧洲最亲密盟友”的角色。事实上,英国不过是在迷茫中上了美国的战车,成为大国战略博弈的马前卒,通过牺牲对华关系来为美国纳“投名状”。

在当前全球共同面对疫情、气候变化等挑战的背景下,各国应当摒弃意识形态和零和博弈思维。中等国家赢得国际地位和世界的尊重更不能靠着叫嚣和与脱钩,而应该找准自身在多边主义框架下的位置和责任,发挥合作粘合剂的作用。事实上,中国和英国将在今年分别举办生物多样性大会和第26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加强气候变化协作是中英共同利益和务实合作的突破口。然而,解铃还须系铃人,克服中英关系困难的关键还是英方摆正心态,调整既有政策倾向,回到务实外交的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