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组长,我反映一个问题。”今年4月初,我所在的桐乡市纪委监委驻市公安局纪检监察组在走访市公安局交警大队车管所时,一位老民警叫住了我。
“您看这辆车的上牌,车主是上海人,在上海买了车,却用桐乡暂住证来我们桐乡登记车牌。”老民警道出他心中的疑惑。
听老民警一说,我心里也犯起了嘀咕:“上海人来桐乡办暂住证明?”
“而且这些人在桐乡的暂住登记信息有多处修改,以我的经验判断,登记信息很有可能是假的,他们只是为了上牌。”老民警有理有据。
“提供虚假暂住证明就为了给汽车上牌?”带着疑问,我向老民警了解车辆上牌的条件。根据相关规定,初次申领机动车号牌、行驶证的,机动车所有人应当向住所地的车管所申请注册登记。
这里的住所地,可以是身份证记载的户籍地址,也可以是暂住地公安机关出具的暂住证明记载的地址。这样一来,非桐乡户籍的车主凭暂住证明也能在桐乡上牌。但是,为什么暂住登记信息里有多条修改记录呢?车管所提出的质疑,究竟是个例还是带有普遍性?
为此,我们组针对流动人口机动车上牌情况进行了一次专项监督。在督查走访中,我们发现,非桐乡户籍的暂住信息全部在浙江省流动人口居住信息管理系统中登记、修改,最终公安机关也是根据这一管理系统内的信息开具暂住证明。同时,桐乡市各镇(街道)的新居民协管员、专职网格员通过“新民通”掌上移动终端进行暂住信息登记和修改。每一位新居民协管员、专职网格员都有一个专用的“新民通”账号,他们的每一项操作都会在流动人口居住信息管理系统留痕。
了解这一信息后,我们找来技术人员,对流动人口居住信息管理系统的后台数据进行了梳理,我们建立专门分析模型,通过对45万余条数据分析列出频繁修改登记信息的“新民通”账号排行榜。
“近一年内,沈某修改流动人口数据291条,夏某77条,姚某46条。”排行榜上,这三名专职网格员不仅修改数据多,而且修改内容“夸张”。其中,车管所老民警反映的信息赫然在列,原本是安徽“张某某”的暂住登记信息,被直接改为了上海“李某某”,身份证号码、性别、联系方式等基础信息也被全部改动。
“好一个移花接木!”根据对异常修改记录及相关“新民通”账号绑定人员信息的研判,初步锁定沈某、夏某、姚某三名专职网格员有篡改数据的嫌疑。
专项监督初见成效,我们立即把该问题线索向市纪委监委报备,并在联系纪检监察室的指导下展开核查。随后,“黄牛”王某某和沈某某浮出水面,车辆上牌背后的隐秘交易逐渐被揭开。
原来,桐乡周边地区的一些车主,由于当地限牌,就想就近到桐乡上牌,但因为没有桐乡的暂住登记信息,所以就找“黄牛”代办上牌业务。“黄牛”对基层一线具体负责流动人口登记管理的相关工作人员进行“围猎”,通过“给好处费”等手段,虚假登记或者篡改正常登记信息,从而使不符合上牌所需暂住条件的车主在流动人口居住信息管理系统中显示为符合条件,最终实现机动车在桐乡违规上牌。
2021年7月,桐乡市监委对五人进行立案调查。同年9月,该五人分别因涉嫌滥用职权罪、受贿罪、行贿罪被移送检察院审查起诉,目前案件正在进一步审理中。
(作者单位:浙江省桐乡市纪委监委驻市公安局纪检监察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