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一场特殊的科技成果推介路演在西安交通大学举行。企业与项目团队云端相会,在新春之际共促科技成果落地转化。
“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2月5日,宁夏科技厅成果转化与科技金融处处长成蕾说,为了不给各方徒增奔波之苦,该厅便探索出这一万全之策。
如今,宁夏持续“创造条件”,聚力打造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洼地。回望2024年,宁夏共组织实施585项各类科技成果转化项目、转化近400项科技成果,为优势特色产业发展升级提供了有力科技支撑。
借力优秀高校科技成果
“节能是一个系统工程,与其他团队不同的是,我们更像是把脉的老中医,而不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在路演活动中,西安交通大学化学工程与技术学院不到40岁的博士生导师张桥,一开口就吸引了与会企业的注意。
张桥教授所在团队的研究方向为煤基混合能源系统和可再生能源系统集成优化、质量能量网络集成、化工过程数字孪生。此次,他推介的项目是过程系统集成节能与减排技术。“能源消耗持续高速增长,面临着资源和环境的双重制约。如今,石油化工企业正在向大型化、一体化、智能化和清洁化方向发展。因此对企业而言,最优化是关键,集成化是核心。”张桥说,“我们集中在生产系统做技术集成。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团队就着力探索产学研一体化,成果颇丰。”
此次活动,张桥、张早校等5名教授围绕清洁能源、新型材料、食品加工等产业,推介路演了工业副产物制氢、高性能阴离子交换膜产业化、新型果蔬汁加工关键技术及装备开发等一批优秀科技成果。宁夏北伏科技有限公司、宁夏百川通清洁能源有限公司等30多家企业的代表全程聆听。
“非常精彩!”宁夏科技厅科技人才与对外合作处处长徐小涛坦言,该厅就是要借助西安交通大学优秀科技成果之力,助推宁夏特色优势产业高质量发展。
全面推进校地科技合作
徐小涛的想法,不是宁夏的“一厢情愿”。近年来,西安交通大学积极参与宁夏科技创新工作,与当地科技创新主体联合实施20余项各类研发项目,研发总投入达1.3亿余元。
“特别是西安交通大学国家技术转移中心,于2017年、2019年分别在石嘴山市、中卫市建立分中心,充分发挥人才密集、成果富集等优势,把高校科研成果播种在了宁夏广袤大地上,推动科技成果进一步转化为生产力。”成蕾说。
此前,西安交通大学国家技术转移中心建设了“1+N+X”的科技服务体系,打造了“市级技术转移中心+区县工作站+领军企业工作站+飞地孵化器+校企联合研发中心+战略性新兴产业研究院+成果转化基金”的立体联动创新驱动平台,让科技成果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充分对接。目前,该中心已在全国布局38个科创基地。
2024年,西安交通大学国家技术转移中心石嘴山、中卫分中心聚焦装备制造、新型材料等产业科技创新需求,走访服务各类企业510家次,开展产学研对接活动201场次,专家现场服务418人次,促成37项技术服务交易合同,推动高校科技成果在宁夏转化落地。
宁夏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突出科技创新引领,奋力打好特色优势产业升级攻坚战。进一步推动现代煤化工、新型材料、清洁能源、数字信息、特色农牧业、文化旅游等产业集群发展。
宁夏科技厅副厅长马龙表示:“我们将以此次路演活动为良好开端,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推进与西安交通大学科技合作,建立常态化科技成果推介共享和协同转化机制,凝聚合力助推宁夏打造有影响力科技创新高地。”(记者 王迎霞 通讯员 李 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