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融资宏观审慎调节参数从1.5上调至1.75
发布时间:2025-01-13 21:05:26  来源:人民网  作者:admin  点击:1274次

人民网北京1月13日电 (记者黄盛)为进一步完善全口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管理,继续增加企业和金融机构跨境资金来源,引导其优化资产负债结构,中国人民银行(以下简称“央行”)、国家外汇局决定将企业和金融机构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调节参数从1.5上调至1.75,于2025年1月13日实施。

什么是跨境融资宏观审慎调节参数?

记者了解到,跨境融资宏观审慎管理始于2016年,主要通过调节宏观审慎参数,使跨境融资水平与宏观经济热度、整体偿债能力和国际收支状况相适应,以控制杠杆率和货币错配风险。

具体来看,跨境融资风险加权余额上限由企业和金融机构等微观主体的资本或净资产、杠杆率和宏观审慎调节参数等因素共同决定。

其中,跨境融资风险加权余额上限=资本或净资产X跨境融资杠杆率X宏观审慎调节参数。比如,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在跨境融资宏观审慎调节参数是1时,某金融机构的跨境融资风险加权余额上限是100亿美元;参数是1.25时,上限是125亿美元。

为什么要调整跨境融资宏观审慎调节参数?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特聘高级研究员庞溟向记者表示,上调跨境融资宏观审慎调节参数,提升了企业和金融机构跨境融资风险加权余额上限,可通过相应放宽境外融资额度上限来便利和鼓励市场主体开展跨境融资。此举有利于进一步扩大利用外资和拓宽融资渠道,便利境内企业和机构更好地利用国内国际多种渠道筹集资金,降低实体经济融资难度和融资成本。同时,有利于跨境资金均衡流动、外币供求平衡、人民币汇率在合理范围内保持稳定态势。

东方金诚首席分析师王青也向记者表示,上调企业和金融机构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调节参数,能够增加企业和金融机构跨境资金来源,进而增加境内美元流动性,缓解汇市美元供求偏紧状况。

另外,当跨境融资宏观审慎调节参数下调时,跨境融资的上限降低,减少了金融机构的跨境融资空间,可能导致市场资金流动性减少,有助于控制跨境资金流动带来的汇率风险,倒逼金融机构和企业更好地利用跨境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此次调整意在稳定汇率

记者了解到,跨境融资宏观审慎调节参数进行了多次调整。

在业内人士表示,此次跨境融资宏观审慎调节参数上调到1.75与近期在岸、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双双下跌有着一定关系,也传递出央行稳定汇率市场的决心。

“上调跨境融资宏观审慎调节参数和最近加大央票离岸发行规模,都是维护人民币汇率稳定、防范化解汇率超调风险的组合拳。”庞溟认为,目前稳汇率政策工具箱的弹药充实、储备丰富,必要时还可以采用上调远期售汇风险准备金率、下调外汇存款准备金率和美元存款利率等方式,确保市场预期保持稳定、交易行为保持理性、外汇市场运行保持韧性。

央行行长潘功胜在1月13日举行的第18届亚洲金融论坛上表示,近期,美元指数高企,非美货币普遍都在贬值,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也有所贬值,但总体展现出较强的韧性。央行有信心、有条件、有能力维护外汇市场的稳定运行,并将坚持市场在汇率形成之中的决定性作用,有效发挥汇率的宏观经济和国际收支自动稳定器功能。同时,坚决对市场的顺周期行为进行纠偏,坚决对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进行处置,坚决防范汇率的超调风险,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