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优势不断创新 民企用担当书写"脱贫答卷"
发布时间:2020-11-30 02:52:1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作者:admin  点击:9291次

近11万家民营企业精准帮扶12万余个村 民企助力脱贫 有责有情有为

本报记者  易舒冉


“多亏有企业的帮扶!这些大棚能帮助1062户贫困户每户年增收1800元以上。”在贵州省毕节市织金县马场镇大陌现代高效农业产业园里,马场镇党委书记田明指着排布整齐的一排排蔬菜大棚说。

全国“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现场交流会暨先进民营企业表彰会日前在织金县召开。会前,与会代表们来到产业园参观,纷纷点赞企业帮扶的显著成就,这也坚定了企业不获全胜决不收兵的决心。

企业帮乡村、先富带动后富。党的十八大以来,广大民营企业按照国家整体部署,以14个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680个县(市、区)为主战场,积极参与新一轮农村扶贫开发。特别是脱贫攻坚战全面打响以来,从以投资项目、捐款捐物为主要形式,发展到教育扶贫、健康扶贫、互联网扶贫等新模式新业态,民营企业帮扶方式日益多样而且越来越精准。

“看到有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积极承担社会责任,踊跃投身脱贫攻坚,帮助众多贫困群众过上了好日子,我非常欣慰。”2018年10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给“万企帮万村”行动中受表彰的民营企业家回信,对民营企业踊跃投身脱贫攻坚予以肯定,勉励广大民营企业家把握时代大势,坚定发展信心,心无旁骛创新创造,踏踏实实办好企业,合力开创民营经济更加美好的明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广大民营企业落实总书记要求,用责任和担当书写“脱贫答卷”。

民企迅速行动,成为大扶贫格局中重要一环

“脱贫攻坚不仅是党委、政府的责任,民营企业同样担负着共同发展的社会责任。”“作为一名从大山里走出的企业家,我要帮乡亲们创造美好生活。”“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民营企业家不能缺位。”……在脱贫攻坚战中,广大民营企业积极响应、迅速行动,成为大扶贫格局中的重要一环。        

2015年10月,全国工商联、国务院扶贫办、中国光彩会发起了“万企帮万村”行动——民营企业为帮扶主体,建档立卡贫困村、贫困户为帮扶对象,以产业、就业、公益扶贫为主要帮扶形式,帮助贫困村加快脱贫进程。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丹寨县就受益于“万企帮万村”行动。精致的苗族服饰、独特的蜡染技艺、优美的芦笙舞……丹寨县拥有7项国家级、24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但因群山阻隔、基础条件差等原因,长期属于深度贫困地区。2014年,万达集团开始对丹寨县实施整县帮扶。“企业参与扶贫必须授人以渔,而不是简单地做捐赠。”万达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在长达一年的调研后,万达集团决定规划建设一座旅游小镇,通过发展旅游产业助力扶贫,帮助当地村民增加收入、脱贫解困。

众多民营企业自觉将个人梦、企业梦融入中国梦,踊跃投身扶贫事业,既体现了共同富裕的基本价值取向,又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巨大优越性。

字节跳动等互联网企业结合自身网络技术优势,助力农产品销售、“三农”信息普惠;波司登、闽龙实业等企业主动在贫困地区办厂招工,帮助贫困村民就业增收;新希望、好医生、均瑶等企业加大对四川凉山地区贫困群众的帮扶力度,签订投资项目,探索助力凉山脱贫攻坚的有效方法。

来自全国工商联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6月底,进入“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台账管理的民营企业有10.95万家,精准帮扶12.71万个村,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村6.89万个;产业投入915.92亿元,公益投入152.16亿元,安置就业79.9万人,技能培训116.33万人,共带动和惠及1564.52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

发挥企业优势,不断探索和创新帮扶模式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扶贫开发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责任,要动员和凝聚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

广大民营企业积极响应号召,发挥决策机制灵活、市场反应灵敏、资源配置高效等优势,坚持因户因人施策,因企因地制宜,找准“穷根”、对症下药,不断探索创新帮扶路径、组织形式、合作机制。

——产业扶贫是拔穷根、强筋骨、确保脱贫不返贫的有效举措。一大批民营企业深挖乡村资源,探索出特色养殖、田园综合体、农副产品加工等多种业态,保证了扶贫的可持续。

“好医生集团又来村里收购中药材了,我种植的附子卖了3.9万元。”皮肤黝黑的马查尼尔是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布拖县火灯村的村民,手里攥着今年种植药材的收入,马查尼尔笑得合不拢嘴。2015年,好医生集团将凉山州深度贫困县作为重点帮扶地区,采用“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组织模式,帮助当地村民通过种植药材摘下贫困帽子。

“我是从大凉山走出来的企业家,也是改革开放的受益者。在脱贫攻坚这项伟大事业中,我希望能带领企业走在前面,勇担重任、有所作为。”好医生集团董事长耿福能说。

毕节市是恒大集团的帮扶对象,几年来,恒大集团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大力发展蔬菜、肉牛产业,同时组建合作社进行生产,引进上下游企业,确保贫困户持续增收、稳定脱贫。“企业要多出人才、出技术、出思路,根据市场需求指导合作社进行生产,帮助贫困地区发展可持续、有内生动力的产业经济。”恒大集团扶贫办常务副主任杨慧明说。

——就业扶贫是最有效最直接的脱贫方式。国务院扶贫办数据显示,2019年全国有2/3的贫困家庭有外出务工人员。为此,各行各业的民营企业努力为贫困群众创造就业机会。

美团外卖骑手白玮来自国家级贫困县甘肃省庆阳市镇原县。为帮助初入城市的贫困骑手更快进入工作状态、融入城市生活,美团推出在线课程,帮助初做骑手的贫困劳动力快速掌握工作技能。“我们努力发挥好数字经济平台‘就业蓄水池’作用,吸纳大量贫困人口就业,形成业务发展带动扶贫、扶贫成效反哺业务的良性运行方式。”美团副总裁陈荣凯说。

近些年,除了美团,还有很多民营企业参与就业扶贫,为困难群众持续增收、稳定脱贫提供保障。兰州鑫源现代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建设黑木耳菌棒加工项目,让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东乡族妇女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天士力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举办就业技能培训班,培训建档立卡贫困户千余人……

——公益扶贫、消费扶贫也是广大民营企业参与脱贫攻坚的重要途径。

“帮助贫困地区孩子接受良好教育,就是阻隔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宁夏宝丰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彦宝说。在最初的教育扶贫过程中,宝丰集团也遇到了一些问题——有的孩子自尊心很强,不愿意领取助学金。为此,宝丰集团将“助学金”改为“奖学金”,一字之差,把资助变成了鼓励和鞭策。他们和相关部门联动,点对点精准发放,确保奖学金足额、及时发放到受助学生手中。

如何才能帮助单个农户对接市场,通过销售农产品获取收入?电商平台拼多多探索实施惠农利民的电商扶贫新模式,使城市居民通过电商平台更多、更便捷地消费农产品,完成消费反哺。拼多多新农业农村研究院副院长狄拉克说:“拼多多连接了1200万名以上的农业生产者,肩头有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我们希望在扶贫过程中帮助农户实现致富增收。”

巩固脱贫成果,激发创造美好生活内生动力

2020年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广大民营企业一方面倾力驰援、共克时艰,一方面复工复产、自救图强,把耽误的时间抢回来,把减少的扶贫投入补回来。

4月8日,31家民营企业和社会组织联合发出倡议书,动员社会力量结对帮扶挂牌督战贫困村,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截至7月31日,东中部11省(市)共组织动员民营企业1325家与挂牌督战村建立结对关系,实现对挂牌督战村结对帮扶全覆盖。

“在脱贫攻坚战的决战决胜阶段,我们要加大参与扶贫工作的力度。”碧桂园集团副总裁、精准扶贫乡村振兴办公室主任李静说。在脱贫攻坚进入决战决胜的关键阶段,碧桂园主动支持结对帮扶甘肃东乡族自治县、四川昭觉县、广西大化瑶族自治县、新疆伽师县4个国家挂牌督战县,共涉及91个贫困村,为打赢脱贫攻坚战贡献力量。

巩固脱贫攻坚成果,防止脱贫后返贫,是当前一项重要工作,民营企业大有用武之地。各级工商联引导民营企业认真落实摘帽不摘帮扶要求,对摘帽村和脱贫户,做到扶上马、送一程。

碧桂园紧紧围绕“人”这个关键因素,努力寻找帮扶一批返乡扎根创业青年、一批老村干部、一批深度贫困户,激发乡村内生动力,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未来,我们还将运用科技手段惠农助农,在帮助农民脱贫致富的基础上,给他们带来更美好的生活。”李静说。

“与贫困地区干部群众朝夕相处,深切感受到他们对脱贫致富的渴望和昂扬的奋斗精神。”一位投身一线的民营企业家说。而在民营企业的帮助和个人的努力下,许多贫困农民开阔视野、更新观念,不仅增收致富,个人也获得成长。

正邦集团是一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过去3年,云南大鲸正邦饲料公司一直以销定产,年产销量不到20万吨。随着正邦集团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投资的产业扶贫项目相继投产、“公司+贫困户”规模越来越大,饲料公司的产能不断释放,10月份产销量达到2.4万吨,同比增长133%,贫困户的生产能力也得到了提升。正邦集团董事长林印孙说:“积极投身脱贫攻坚主战场,既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方式,也是农业企业做大做强做优的有效途径。”

在参与脱贫攻坚过程中,民营企业统筹考虑企业发展战略和帮扶对象实际,与贫困地区、贫困村、贫困户构建了形式多样的合作关系。企业与农民形成利益共同体,强化了发展共赢的内在驱动力,激发了依靠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内生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