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上海市松江区新桥职业技术学校,来自松江区近60家企业的110名技能人才参加松江区人工智能(工业机器人)和工业设计(三维CAD)职工劳动和技能竞赛,一展“松江工匠”风采。
姜辉辉摄(人民视觉)
位于安徽省合肥市西郊的中国声谷,是我国首家定位于语音和人工智能领域的国家级产业基地,目前已吸引超1400家企业入驻。图为工作人员在基地内介绍“智医助理”电话机器人。
新华社记者 张 端摄
要素市场化配置是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推动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向纵深发展。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表示,《方案》的出台有利于在维护全国统一大市场前提下,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根据不同要素属性、市场化程度差异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稳步推进要素市场制度建设。
提出8方面试点任务
《方案》提出了8个方面试点任务,包括:进一步提高土地要素配置效率,推动劳动力要素合理畅通有序流动,推动资本要素服务实体经济发展,大力促进技术要素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探索建立数据要素流通规则,加强资源环境市场制度建设,健全要素市场治理,进一步发挥要素协同配置效应。
具体来看,土地要素方面,探索赋予试点地区更大土地配置自主权,支持产业用地实行“标准地”出让、不同产业用地类型合理转换,支持探索深化农村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改革。劳动力要素方面,围绕进一步深化户籍制度改革,试行以经常居住地登记户口制度,支持建立以身份证为标识的人口管理服务制度。资本要素方面,鼓励金融机构开发与中小微企业需求相匹配的信用产品,推动发展多层次股权市场。技术要素方面,着力完善科技创新资源配置方式,探索对重大战略项目、重点产业链和创新链实施创新资源协同配置。数据要素方面,探索“原始数据不出域、数据可用不可见”的交易范式,实现数据使用“可控可计量”,推动完善数据分级分类安全保护制度。资源环境市场方面,支持完善电力、天然气、矿业权等资源市场化交易机制,进一步健全碳排放权、排污权、用能权、用水权等交易机制。
“《方案》聚焦要素市场建设的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和市场主体反映最强烈的问题,结合地方资源禀赋、优势特色和发展需要,明确各要素领域重点任务和要素市场制度保障。”国家发改委有关负责人说。
因地制宜推进试点
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怎样布局推进?
按照《方案》部署,2022年上半年,完成试点地区布局、实施方案编制报批工作。到2023年,试点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力争在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等要素市场化配置关键环节上实现重要突破,在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基础制度建设探索上取得积极进展。到2025年,基本完成试点任务,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取得标志性成果,为完善全国要素市场制度作出重要示范。
前述负责人表示,要因地制宜、分类施策。“综合性改革试点注重批量授权、强调制度生成,《方案》立足‘1个总体方案+N个实施方案’的试点布局,采用‘实施方案+授权清单’的方式赋予试点地区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更多自主权,充分发挥综合授权改革试点的创新探索和经验积累功能,有效激发试点地区结合自身特点开展差别化探索的主观能动性。”该负责人说。
此外,还需局部突破、系统深化。该负责人表示,要根据不同改革任务,优先选择以改革需求迫切、工作基础较好、发展潜力较大的城市群、都市圈或中心城市等开展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推动先进生产要素在试点区域内加速集聚、有序流通、协同融合,加速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从而发挥对全局性改革的示范、突破、带动作用。
定期开展第三方评估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要让改革见到实效,还需采取措施确保《方案》落实。
“《方案》明确改革目标路线,提出系列改革任务,能否推动探索创新的改革转化为要素自由流动、合理配置、协同增效的增长动能,关键在于落实。”前述负责人表示,国家发改委将会同有关方面做好以下工作,推动《方案》落到实处、见到实效。
完善工作机制。建立推进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部际协调机制,指导试点地区编制具体实施方案,统筹推进组织实施、问题协调和评估检查等工作。
落实地方主体责任。各试点地区要把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摆在全局重要位置,完善推进落实机制,在风险总体可控前提下,科学把握时序、节奏和步骤,积极稳妥推进改革试点任务实施。
加强监督评估。强化授权改革的过程管理和成效评估,在地方自评估基础上,定期开展第三方评估。对取得明显成效的试点地区,及时总结推广经验;对动力不足、执行不力、成效不明显的试点地区,要限期整改,整改不到位的按程序调整退出试点。
强化法治保障。建立健全与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相配套的法律法规与政策调整机制,统筹涉及的法律法规事项,做好与相关法律法规立改废释的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