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5日,第十一届“中华慈善奖”获奖名单公布,光大信托、五矿信托慈善信托项目入选。自2016年9月1日诞生至今,备案慈善信托财产规模接近35亿元,备案数量达600余件。
但值得关注的是,本年度慈善信托呈现规模锐减的特征。据了解,本年度新增备案慈善信托规模不足2亿元,同比下降约80%。同时,100万元以下的“小单”居多、税收优惠问题等因素限制了慈善信托的长期发展壮大。
慈善信托规模同比下降约八成
虽然慈善信托是信托转型的重要探索方向,但现阶段,我国慈善事业并不支持所有信托公司将慈善信托作为当前业务重点。事实上,基于资金实力、资源禀赋、专业能力等优势,慈善信托业务越来越集中于少数先行信托公司。
中诚信托据慈善中国数据统计,本年度(2020年9月1日—2021年8月31日)新增备案慈善信托178单,同比减少20.54%;财产规模为1.88亿元,同比减少79.74%。其中,万向信托、光大信托、五矿信托备案规模居前,合计规模达1.14亿元,占总规模的六成。
“2020年以来,大量以抗击疫情为目的的慈善信托成立,慈善信托备案数量飞速增长。随着疫情得到有效控制,2021年度慈善信托备案数量回归到正常增长区间。”普益标准研究员董加发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从数量上看,本年度新增慈善信托以百万元以下小单为主。据上述数据,在178单新备案的慈善信托中,137单规模不足100万元,占比76.97%;规模在100万元—1000万元、1000万元—1亿元的分别有34单、7单,占比分别为19.10%和3.49%;此外,本年度没有规模超过1亿元的慈善信托备案。
慈善信托规模小型化限制了慈善信托的支出范围,容易导致慈善信托期限短期化,影响慈善信托长期持续性。普益标准研究员董翠华表示,“慈善信托设立门槛低,无资金要求,有慈善意愿的企业和个人往往先尝试设立小规模慈善信托,后期再追加资金扩大信托规模。”
从新增慈善信托情况来看,交银国际信托等4家信托公司本年度首次担任受托人,至此,慈善信托的受托人队伍已扩容至60家信托公司。
慈善机构成主要委托人 信托规模占比逾60%
从财产来源来看,慈善信托结构进一步优化。此前,慈善信托主要以消耗信托公司自有资金为主,信托公司既是委托人又是受托人,难以开发外部信托财产。而本年度慈善机构成为主要委托人,这有利于慈善信托长远发展。
相关数据显示,本年度由慈善机构作为委托人的慈善信托有79单,比2020年增加28单,占比达44.38%;对应的慈善信托财产规模为1.19亿元,占比为63.18%。
《证券日报》记者发现,千万元级以上的大单中频见慈善机构身影。如,“五矿信托—三江源吉上卓锋慈善信托项目”财产规模达2000万元,委托人为青岛市吉上卓锋慈善基金会;“社会公益保护地慈善信托”规模为1000万元,委托人为深圳市桃花源生态保护基金会。
慈善机构委托人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在于当前慈善信托税收优惠政策不完善。“不论企业还是个人设立慈善信托的税收优惠政策诉求,需要通过向慈善机构捐赠并由其担任委托人来实现。”中诚信托研报表示。
从行业来看,慈善信托仍未摆脱“赔钱赚吆喝”的定位,更多是履行社会责任的需要,没有可持续的商业模式支撑,税收优惠问题成重要的制约因素。
董加发认为,“针对信托财产所有权和收益权相分离的特点,慈善信托专门的税收配套政策尚未出台,这降低了委托人设立慈善信托的意愿和积极性。”
“慈善信托税收优惠措施不明确,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其进一步发展。”百瑞信托博士后工作站研究员朱峻萱表示,根据《公益事业捐赠票据使用管理暂行办法》,各级人民政府、公益事业组织和团体在接受公益性捐赠时应该开具捐赠发票,捐赠发票具有抵税优惠的作用。
银保监会信托部主任赖秀福曾表示,虽然慈善信托和慈善捐赠功能和作用相似,但目前一直未明确慈善信托与慈善捐赠一样享受税收优惠政策,税收优惠政策缺失已成为当前发展慈善信托的重要制约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