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量成交背后藏暗战 基金调仓换股决战四季度
发布时间:2021-09-08 05:33:25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admin  点击:3634次

业内人士告诉记者,这轮机构调仓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6月至7月,从消费向景气度更高的新能源和业绩更亮眼的周期切换;第二个阶段是近期,由于新能源等热门赛道股价处于高位,从白马蓝筹股向高成长赛道的配置切换暂告一段落。基建产业链、金融地产链等低估值板块进入机构的视野,调整后的消费医药等核心资产也迎来了部分资金的回流。分化过后,市场风格进一步趋向均衡。

从7月21日到9月7日,沪深两市成交额连续35个交易日突破1万亿元。但在持续汹涌的成交量之下,大盘指数上涨无力,上述不寻常的现象引起了市场参与者的高度关注。是否有增量资金流入股市?汹涌的成交量背后谁是推手?市场对此众说纷纭。

可以确定的是,当下各路资金正在寻找共识,新能源、消费、低估值蓝筹等都已进入机构的“射程”范围,一旦达成共识,或将决定接下来四个月甚至跨年度的行情。

三路增量资金流入

A股成交额快速攀升正引起越来越多投资者的关注。安信证券研报统计数据显示,上周A股市场日均成交金额已超1.55万亿元。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市场交易热度的上升是在各大主要指数并未创出新高的背景下出现的。

市场是否有增量资金流入?对此,多位业内人士给予了肯定的回答。拆解增量资金的来源,业内人士认为北向资金、楼市资金和理财资金等均有贡献。

统计数据显示,北向资金近期加仓意愿较为明显,近10个交易日呈连续净买入状态。上周合计净买入279.27亿元,为近14周来最高水平;近期部分一线城市的房贷收紧也让一定规模的炒房资金流入股市;而随着今年年底资管新规过渡期的结束,银行理财产品加速向净值化转型,流向公募的配置资金不断增多。

对于市场成交量的放大,机构普遍认为,量化投资和机构调仓是两个主要原因,相比之下,量化投资对交易量的推动作用更大些。

“量化策略引发市场波动和巨额交易。”某基金经理告诉记者,“高频量化交易规模越来越大,追涨杀跌、助推趋势的作用越来越显著。相比之下,机构调仓的量并不大。”

中航信托宏观策略总监吴照银也认为,如果说去年大量发行的主动管理型基金是市场最重要的驱动力,那么今年以来市场的主导资金从主动管理型基金变成了量化交易产品。

海通证券认为,成交量放大是市场向上突破的特征之一。海通证券研报统计显示,今年1至8月股市资金净流入已超1.4万亿元,预计全年有望达到1.92万亿,而去年股市资金净流入额为1.8万亿元,前年不到9000亿元,因此今年股市微观流动性更为充裕。

调仓剑指何方?

在这一个多月的天量成交中,机构都做了哪些调仓?

业内人士告诉记者,这轮机构调仓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6月至7月,从消费向景气度更高的新能源和业绩更亮眼的周期切换;第二个阶段是近期,由于新能源等热门赛道股价处于高位,从白马蓝筹股向高成长赛道的配置切换暂告一段落。基建产业链、金融地产链等低估值板块进入机构的视野,调整后的消费医药等核心资产也迎来了部分资金的回流。分化过后,市场风格进一步趋向均衡。

华夏基金认为,A股定价机制的特点是“不过正无以矫枉”,前期风格呈现极端演绎,主要原因在于对新能源车等成长风格长期增长共识的不断强化,以及对消费等行业基本面的持续担忧。但极度分化的结构会带来短期风险的累积,一旦出现催化因素,资金将流向低估值板块,从而带来风格上的剧烈变化。

“最近机构持仓调整幅度挺大的,主要是从消费调到新能源、周期品以及中小市值公司。”北京某中型基金公司权益投资负责人告诉记者,当前多空分歧较大,尤其是热门板块,机构有进有出,所以成交量明显放大。“我认为现在消费的机会比较好。这一轮下跌幅度挺大的,与其花那么多精力去找新能源上游的小金属或者化学品,还不如把这些跌下来的消费品好好筛选一遍。”

近期以白酒为代表的消费股有所反弹,不少机构对白酒股后市依然看好。东方基金权益研究部总经理王然认为,近期白酒股上涨可以从基本面和估值两方面来看。从基本面看,消费还处在恢复阶段,盈利模式并没发生改变;从估值看,经过前期大幅调整,主要消费品行业的估值已逐步进入合理区间。“伴随科技成长股的不断上涨,消费和科技成长的估值性价比正在提升,展望四季度及2022年,我认为对消费板块没必要那么悲观了。”

不过,新能源光伏依然是市场上“最靓的仔”。某新能源主题基金经理表示:“持续猛涨也不是个办法,调整一下是释放压力的好方式。只要基本面强劲,股价最终一定会跟上基本面的。说实话,调一调,心里反而安稳不少。”

另一位绩优基金经理也表示,新能源板块的资金并没有流出,甚至还有很多资金流入,但内部的结构有些变化,正从中游往上游转。

赛道投资不再躺赢

鹏华外延成长基金经理陈璇淼在半年报中写道:“会尽力抛弃此前的舒适区,勤勉尽职,买入当下时代最具成长性的资产。”当前越来越多的基金经理认识到,“躺赢”赛道的优势正在减弱。

除了年初资金追捧的核心资产,有基金经理认为,今年主题基金追求极致的类指数化配置也是一种“躺赢”模式。然而,某类投资方法一旦没有了超额收益,会很快被投资人抛弃。未来唯有加深研究力度,自下而上寻找具有真实价值和预期差的品种,才能获得“市场的奖励”。

银华智荟内在价值基金经理方建并不认同“茅指数”和“宁指数”存在所谓的对擂。他认为市场之所以出现分化,主要是因为大部分公司的估值都偏贵,因此谁的业绩增速确定性能够消化估值压力,市场就去配置谁。

值得注意的是,半年报显示,不少专注消费的基金经理持仓品种从消费切换到了新能源,但在市场分化趋向极致的同时,部分资金回流的动作也很快。业内人士表示,在量化投资的助推下,投资机会变现的速度越来越快。“过去能够延续一两个月的行情,现在往往一两周就走完了,市场正变得越来越有效。”

“越是在市场情绪浮躁的时候,越是应该将目光投向远方,以战略的眼光布局长期。”北京某资深基金经理表示,市场节奏的加快有时让基金经理也无所适从,但其中的风险在于,如果跟随市场的节奏去调仓,很可能在快速轮动的市场中迷失方向。相比之下,做好中长期的布局并坚守,往往能够成为最后的赢家。